第七步 念經:了解市場動態、產品和政策信息告知
經過前六步,店內、店外工作機會已經落實了,訂單已經拿到了,接下來就是收尾工作。信息溝通,即收集市場動態信息、了解店方對產品、價格、政策的抱怨和建議,同時做“政治思想”工作:告知終端老板廠家的信息政策。我們要告知終端以下信息:
☆產品的利潤信息(比如新品利潤高),以促進店老板推薦本品的意愿。
☆產品的賣點信息(比如這個玉米油的賣點是不含膽固醇,輔助降血脂),以幫助店老板更專業地向消費者推銷。
☆告知產品的促銷信息(比如本品有“再來一瓶”消費者中獎活動),為店老板的推銷工作提供助力。
“終端信息告知到達率”,這又是一個被營銷界忽略的概念,它看似瑣碎,實際上直接影響銷量。
我們推新品,一定會告訴店老板“新品利潤高,一箱賺兩塊,老品一箱賺一塊”。這是引導終端店主更關注新品,主動推薦新品。可是你一個月后走訪終端店,問他“這個產品(新品)和那個產品(老品)相比哪個利潤高”;問他“這個產品一箱他賺多少錢,那個產品一箱他賺多少錢”。
猜猜終端店老板是否能立刻報出來“這個一箱賺兩塊,那個一箱賺一塊”,我打一毛錢的賭,絕對不會,因為我試驗過,很多老板都會回答“差不多”。除非這個產品一箱賺八塊,那個產品一箱賺一塊,差別很大,老板才能記得住。
店里有太多的產品,這個產品一箱賺兩塊,那個產品一箱賺一塊,老板根本記不住!但是大家想想,老板回答“差不多”這句話,對你的新品銷售有沒有好處?傷害大不大?這就是問題——新品利潤高,但是這個新品的利潤信息沒有被告知終端,“終端信息告知到達率”不夠。
對了,分享最近看的一本實戰銷售書籍《我把一切告訴你》,主人公藍小雨、一介草根,有過負債150萬的慘痛創業經歷,但他苦干加巧干,不僅三年內還清債務,而且個人事業以螺旋式軌跡上升,曾在國內某食品巨頭管控4大部門,手握一個多億廣告費,因而被央視戲稱為“圈內百位最敏感男人之一”。
這本書上午看下午就能用,根本不談出身、學歷、人脈、運氣和詐道,只公布極易上手的思維模式和實操之道,只講述刀刀見血,拳拳見肉,箭箭透靶的商戰真功夫。相傳作者為回饋讀者經常在線上回答各類銷售、創業問題,這是其中的一個群337616507,驗正:風車,沒驗正不給過,有機會還能得到雨總親自回答,有問題的趕緊了!
?一?RR?Y??U
員工永遠做你考核的,絕不做你希望的。我曾經對員工進行信息告知到達率考核:新品鋪貨一個月之后,進行終端回訪,問終端:“哪個產品利潤高?”“這個產品一箱賺多少錢?”“那個產品一箱賺多少錢?”要求終端百分之百告知到位——一個店答不出來,罰終端業代五十塊;店店都告知到位,獎勵業代一百塊。所謂“簡單粗暴,行之有效”。
執行這個考核政策后,業代好像被鬼捏了一樣,到終端店就開始念經:“老板您記住,這個產品一箱你賺一塊,那個產品一箱賺兩塊。賣那個新產品一箱頂賣這個老產品兩箱。”“老板娘您記住,這個產品一箱你賺一塊、那個產品一箱賺兩塊,賣那個新產品一箱頂賣這個老產品兩箱。”“老板的娘您記住,這個產品一箱你賺一塊,那個產品一箱賺兩塊。賣那個新產品一箱頂賣這個老產品兩箱。”“吧臺的經理您記住,這個產品一箱你賺一塊,那個產品一箱賺兩塊,賣那個新產品一箱頂賣這個老產品兩箱。”“包間的領班您記住,這個產品一箱你賺一塊,那個產品一箱賺兩塊,賣那個新產品一箱頂賣這個老產品兩箱。”“大廳的服務員您記住,這個產品一箱你賺一塊,那個產品一箱賺兩塊,賣那個新產品一箱頂賣這個老產品兩箱。”……
見一次念一次經,見一次念一次經,一直念到對方惡心為止,念到對方一見業代的面就驚恐萬分地擺手:“大哥,別說了!我記住了,這個產品一箱賺一塊,那個產品一箱賺兩塊,賣那個一箱頂賣這個兩箱。我記住了,求求你別說了。”大家別笑!這有用嗎?
當酒店吧臺經理、包間領班、大廳服務員、老板、老板娘、老板的娘等都牢記“這個老產品一箱賺一塊,那個新產品一箱賺兩塊錢,賣那個新品一箱頂賣這個老產品兩箱”的時候,你的新品會不會好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