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食堂遇到了一個奇葩的男士,約莫近30歲,下面簡稱N先生。在面食窗口食堂提供了像醋,辣椒和食鹽等基本調味品,這些都是很平常的存在。N先生的出現簡直把它轉化為極度惡心的夢魘。N先生直接用公用的醋勺撇去面碗里的浮油轉入調料托盤里,又用沾滿油漬的醋勺加醋。小編實在沒忍住,懟了N先生一句“同學,醋是公用的你這樣別人還能吃這醋嗎?”,N先生還理直氣壯的再演示一遍自己剛才的“操作”。周圍的同學也都開始嘀咕起來,N先生扛不住眾怒,偃旗息鼓似的賠了不是。小編接過米線,再也不能直視那盆漂著油珠的醋。
試想小編現在是在大學校園,周圍基本都是大學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一個被冠名高學歷的知識分子環境里這樣的行為仔細想想不禁讓人脊背發涼。2010年馬加爵事件,僅僅因為生活瑣事發生的口角,拿起鐵錘殺害四名室友。2013年復旦大學投毒案,作為室友的林森浩因為嫉妒室友黃洋,向飲水機中投入劇毒。2016年北大就讀的高考狀元吳謝宇將母親殘忍殺害在教師宿舍……
作為讀圣賢書的人,學習是其次學做人才是第一位。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寫到: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應該是五六年前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剖主發的帖子大致講的是裝修公司派出去好幾個師傅去他家(高檔小區改室內),一行里有一個大伯,看到他家發亮的地板,臨進門前使勁的拍拍身上的灰塵,然后脫掉沾滿泥漿的膠鞋整齊的放在門腳。他連忙勸說不用換下,更遞來干凈的拖鞋,大伯忙推說借口拖鞋不好干活。一整個上午他光著腳丫子爬高上梯,抬家具干勁十足;另一個故事是小編奶奶講的,奶奶認識一個在各個商場和小店收包裝盒廢品的叔叔,因為早年出了車禍他一直跛著腳,但無論刮風下雨他都踩著三輪車哀家收廢品。奶奶說之所以那些大商場都愿意把包裝盒交給他是因為:有時包裝盒里有遺漏的商品即使是一顆糖果他都會悉數交給店家,從來都不敷衍。
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行為是自由的,但是我們還有社會輿論去約束公民的行為。我們自由的前提是不打擾他人的正常生活,一旦逾越這條分界線,行為就就是不道德,就要接受社會輿論的譴責。知識分子,知曉孔孟之道,數理生化卻連最基本的做人都忘掉,這是一個社會最大的危機,他們的素質甚至跟不上一名普通平凡的農民工。
個人的素質很重要,這些事告誡我們在學術或者工作高峰攀登時,也不要忘記你是一個生活在社會里的人,無論世界怎么變,人要保持一顆赤誠之心。
最怕是道貌岸然實則貽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