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師恩
——記我的班主任查學鋒
我國古代有“一日之師,終身之父”說,其義是說,老師對學生或學徒,視同自己孩子,學生視老師,如同父母。現代教育理念更為先進,稱贊教育是最高尚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興旺與發達,教育是基礎。人類文明的薪火相承,教師是傳承最重要的一環。我們每個識字有文化的人,都是老師辛勤教育出來的結果,因此人們現在的說法是師恩不忘、師恩難忘。在新的教育節來臨之際,深切地懷念起我高中時集中復習的班主任查老師來。
恢復高考不久的1979年秋,原光化縣為了提高升學率,從全縣復讀生中,通過考試選拔文理兩個班,集中在縣二中,現在的四中學習。又從全縣教師隊伍中抽調教精兵強將、經驗豐富的優秀老師進行為期一年的集中復習。
我報道時被分到文科班。教我們數學的查老師,兼班主任。查老師四十多歲,中等個,長型臉,講課聲音洪亮,感情充沛,對學生學習要求很嚴,又特別關心學生生活,既有長者之風,又平易近人。每天早上學生見到他端著飯缽,提著水瓶去食堂時,老遠就在喊查老師,他總是親切地應著,然后和靄地說:“你們要吃好,正長身體,學習緊張,課程又重。”
文科班都有一個共性難題,就是數學課普通差,查老師的教學任務,比其他老師重些,又當班主任,在集中復習的近一年時間中,幾乎與學生同吃同住同生活。上課時,查老師一道數學題,在黑板上反復演講,直到大部分同學都弄懂會做。對布置的作業做錯題的同學,晚自習時,查老師又親自坐到跟前講解。我是集中復習時才從理科班轉為文科,數學基礎相對好的,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原來沒學過的歷史和地理上。有幾次查老師還讓我在黑板上板書數學題。
有一次數學測驗,大家都考的不錯,發卷子時,查老師露出少有的開心微笑。晚自習的時候,不知那個同學提議,到大橋路電影看場電影去,放松下心情。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聽來興趣,偷偷跑去。電影名字叫《畫中人》,彩色畫面,一對年輕恩愛夫妻反抗荒淫暴君的動人情節,至今記憶猶新。當我們懷著興奮回來時,看到教室燈火通明,查老師還在講臺上高聲講題,在查老師和同學們的注視下,我們一個個勾著頭,趕緊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原來查老師不知從哪里剛拿到一套模擬題,也顧不得休息下,就來晚自習課堂,給同學講解。
見我們坐下,查老師停下講題,當著全班同學,對我們幾個進行了嚴肅批評:“你們幾個以為自己學好了,差得遠哩!全國有幾千萬考生,都在備考奮戰呢!有時一題對錯,決定著你能否考上大學。半分之差,決定著你們的命運,特別是你們來自農村的學生,更要珍惜這難得的機會,決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和粗心大意。”查老師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說得我們無比內疚和慚愧,也使全班同學們更加刻苦努力。
查老師不僅對同學們學習要求嚴格,更關心學生的生活。他在繁忙緊張的教學之余,還和同學們拉家常,了解家庭情況,到寐室看同學的吃住和休息情況。我和同鄉一個叫吳順安的同學,與其他同學相比,家境相對更貧寒些。我們吃飯通常都是吃個半飽,經常是還未到中飯時間,肚子就餓得咕咕叫了。后來吳順安想了個辦法,他早上多買個小蒸饃,半晌掰開,給我一半吃,開始我不好意思,接受后,也如法炮制,輪換著買,然后互分著吃。查老師知道情況后,悄悄地塞給我們一些飯票,緩解我們些饑餓。
在臨近高考前6月份,天已熱,夜晚有蚊子,我和同學們都已雙層架子床上撐起蚊賬,只有吳順安沒有,晚上蚊蟲叮咬得休息不好,影響學習。查老師知道后,又自己掏錢十來元,給吳順安買了單人蚊賬,那時十塊錢,相當于查老師半個月的工資。后來我們了解到,查老師家在農村,還是半邊戶,教我們時間,家里并不富裕。
高考時,自己滿以為能得高數的數學,因發揮失常,拉了考分,只考上了個中專,感到虧對查老師和其他老師的一番期望和苦心。參加工作后,幾次想拜望調到老河口一中的查老師,因缺乏勇氣遲遲未能成行。后來聽說年事以高的查老師,隨子女到了外地,成為難以一個難以釋懷的心結。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想起查老師和代過自己的所有老師,感激之情充溢心懷。是他們高尚的師德和敬業的精神,才使自己多少成為點社會有用之材。正是千萬個像查老師一樣辛勤園丁,為社會普及著文化和科學知識,培養出各行各業的人才,支撐起國家建設的大廈。在此衷心地祝愿查老師及天下所有的老師,體身健康,心情愉快,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