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聽一首歌想推薦給大家,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部電影《等風來》的電影里面的片尾曲《故鄉》
現在終于理解長輩們為什么會說,如果能重上一次學該多好。現在到了我們這代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也是這句話,不同的是我們說這句話的年齡比他們提前了......這意味著什么呢?我們老了么?但是我們為什么想要回到上學時期呢,可能是那段時間是我們最自由,最透明,最性情得幾年吧!走出了學校,竟不知原來自己真的很愛學校。最近大學同學遇到了一些關于工作的事情,和我說過后,我沉思了很久。通過他說的,我總結了下,大概意思是,很難交到可以說真話的朋友,有的只是工作的同事,大家都給自己上了一層保護色,沒有真是的溝通,只有相互的防備,從你那借了一塊錢都要還回去......聽了之后,我想起了自己看過的一本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在文章中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別里科夫。別里科夫的世界觀就是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在客觀上卻起著為沙皇專制助紂為虐的作用。他轄制著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讓大家透不過氣。而他的裝扮,為了與世人隔離,給自己制造一個所謂的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艷陽天出門也是穿著雨鞋,帶著雨傘,懷表,削鉛筆的小刀一切能將他包裹起來的套子里,就連他的臉也被立起來的領子藏起來,戴著黑眼鏡,眼睛里塞著棉花......他的口頭禪就是:“千萬別出什么亂子”。這句話在現在理解起來,倒也是十分適用現今社會的人們,即使我們的物質文明發展的很快。
在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雖然大多數人們接受著高等教育,與人交往,處理事務的判斷力很明確,可是也就是這飛速發展的物質文明,也把大家帶進了一個透明的套子里。也成為了"別里科夫"。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人們說話之前,做事情之前或設想很多結果,是好還是壞,能給我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雖然他們沒有穿雨靴,長外套,但是在日常的交往中人們都小心翼翼的經營著他們的社交圈子,而這種小心翼翼卻是一種無形的套子。朋友說他猜不透這中間的奧妙,我思考了許久,于我來說,我也是難理解的。這個世界被一群指定還無形生存法則的人統治者著,如果一個人帶著些許浪漫自由主義的精生活,立馬會跳出來一群“審判者”對你進行洗腦式的審判。當你被成功的洗腦后,這個世界就重新為你打開大門。這讓我想到為什么很多明星藝人為什么關閉微博。一個大家溝通娛樂的社交平臺,為何會變成批判別人人格,偷窺別人隱私的地方,而這些人竟然打著維護著維護社會秩序的旗號振振有詞。多少人選擇離開微博,又有多少人選擇離開這個社會,難道還沒有警鐘么?估計只有像2012里演的那樣,世界末日到來的時候,才會幡然醒悟自己所做,所知,原來這么自私。然而現在我只想說一個詞:魑魅魍魎。希望我不要成為透明的套裝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