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年過六旬的夫婦,在退休后,為了屋子問題產生歧義而勃谿。
妻子想要大事裝修破落陳舊的老屋,丈夫執意不肯。
丈夫意興闌珊地說:
“我們都已經鬢發全白了,大興土木,耗時費事,最多也只能住上區區的一二十年,何苦呢?”
妻子據理力爭。
“正因為只剩下那么區區的一二十年,我才要把屋子弄得漂漂亮亮的,讓每一個日子都過得舒舒服服的!”
靜靜地想
他們的對話,讓我不期而然的想起了兩句話:
“悲觀者提醒我們百合屬于洋蔥科,樂觀者則認為洋蔥屬于百合科。”
當你“自我踐踏”地把日子看成是破銅爛鐵時,你的日子,當然也是銹跡斑斑的,但是,當你“慎而重之”地把歲月視為金銀珠寶時,那么,你所擁有的每個日子,都是晶光燦爛的。
上述那對夫婦,便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丈夫將晚年看成是殘余的歲月,得過且過,沒有目標,沒有憧憬。有的,只是消極的等待,等待那個“永遠的約會”悄悄降臨 ,然而,妻子呢,卻把黃昏歲月看作人生另一種階段的開始,她要充分地利用,盡情地享受。可以預見的是,她的日子,每一個都是熠熠生光的。
夕陽無限好,黃昏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