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著想要知道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從書中汲取知識的想法買了這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然后在2016年12月1日開始閱讀,第一頁里寫到“至今為止,你讀過多少書,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這一下,我愣住了,回顧了一下自己讀書確實讀了不少,但零零總總卻說不上來每一本具體說了那些,似乎被作者擊倒了:“一味讀下去等于沒有讀過”。事實正如作者所言,那么我究竟怎么樣才算真讀過了呢?帶著這個問題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讀完后我不經感嘆并在書本內頁寫下:原來讀書還可以這樣讀。真的是收獲頗豐。大家不禁要問,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它主要講什么讓我發出如此的感嘆?
?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正如這本書的副標題,“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主要講的是讀書和筆記,引用作者奧野宣之本人說的“重點在于介紹如何用筆記本把書真正消化掉這一讀書方法”。作者把讀書分成了五個步驟: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他倡導有目的性的購書,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主動地閱讀效果會更好。
本書主要分前言、五個章節及后記,理論加實踐,屬于總分總的結構。重點是第3、4章,當然閱讀的時候前言、后記不能忽略,對應內容如下:
1.前后言及第一章 ?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讀書要有目的,有目的的讀書,通過做讀書筆記養成讀書習慣,并提出讀書五步驟的方法。
2.第2章 ?用購書清單指名購書:對應五步里的第一、二步,講如何選書和購書:通過日常的讀書或電視或其他收集自己想讀的書并列在讀書清單里,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帶著自己想讀的書,去書店里篩選出要買的書,以避免去一趟書店,茫茫然不知要買什么,亂逛一通無所獲,提高購書效率。
3.第3章 ?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為財富:對應五步里面的第三、四步,講如何讀書和記錄。
(1)提出了邊讀書邊做筆記,而非一定要在讀完一本書后再做筆記,這樣更容易養成習慣。同時,說明筆記甚至可以寫一句話以便有一個開始,說不定寫著寫著就會有更多的感想和收獲,爛開始好結果,至少開始就是好的。
(2)本章也介紹了如何記錄的方法:折書頁以隨時隨地可以讀書:第一遍折1角,重讀還認為好的話則折好上下兩個角,第3次讀還覺得有道理再做記號:直線-重要,波浪線-非常重要、以后要運用,圓圈-重要的專有名詞、關鍵詞、關鍵句等。還有書標簽、便利貼等記號方式。
(3)介紹讀書筆記的方式:蔥鮪火鍋式和剪報式。蔥鮪火鍋式:摘錄+評論+摘錄+評論循環。剪報式即讀書時候的剪貼認為好的文章。
4.第4章 ?通過重讀筆記提高自我:對應第五步,如何重讀:
簡單回顧:重讀筆記-摘抄或剪報式在筆記本部分
回憶更多:重讀重要篇章-利用地3章節里做得記號、標記等讀重點部分
從頭看起:重讀原書
5.第5章 ?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技巧:作者實踐的經驗分享。并附上附錄介紹了寫讀書筆記的26款實用文具。
? ? ? ? ?這本書讀完了,作者說的很有道理。而我也開始踐行里面的一些方法:
建立我的讀書清單:每每讀到書中作者比較推薦的書、朋友分享的書、看到某篇文章而想到某類題材的書都被我記錄到讀書清單里,以便后續買書時提供參考選擇。
做好讀書記號:《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第一本被我折了頁腳寫了文字的書,以前我很珍愛書本,折了會心疼,但讀完這本書后,認識到書應該是要被我真正利用并讓我能汲取里面的知識才是它真正的價值,而非我小心翼翼,看完一遍不留下任何痕跡。特別是我重讀這本書的時候,更認識到筆記和記號的重要。第二次讀已經是2月底,距離第一次讀近3個月時間了,很多細節已經模糊了,但因為做了記號,我用了近1個半小時時間重新了這本書,并重新認識了書中內容:第1遍我對這本書的認識是做筆記是在讀完一本書之后,但重讀發現自己認識錯誤,應該是邊做筆記邊讀書,書本和筆記都做好記錄和索引以便重讀獲取知識和信息。
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讀書的含義,為什么說要分享一本書的時候,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這本書?因為它改變了我對讀書的看法,如果更早的遇到這本書,相信我會更好的。所以,好書要大家一起讀一起分享。感謝讓我遇到了這本書,從今天開始,堅持做讀書筆記,加油!
蔡玲敏,2017.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