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吃一塹,長一智”。我們常從自己和別人的經驗中獲得學習和收獲的體驗,獲得成長。但,我們絕不能受限于經驗。
《經驗的疆界》分享復制成功的兩個妙招:低智學習和高智學習。低智學習,簡單的復制粘貼;高智學習,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001低智學習
小林接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碰見老同學小吳,一陣寒暄后,就是關心孩子學習成長的話題。
問:你家孩子最近在學啥呀?
答:學奧數啊,每天做不完的題,可難了。。。
問:在哪里學的?
答:在XXX。
問:那里的老師怎么樣?多少個人一個班?孩子能聽懂嗎?作業多不多。。。
答:哦,聽起來還不錯,那改天我也帶孩子去試試。
聽起來,別人家的孩子通過學習奧數,成績越來越好,越來越自信,那咱們也不妨去試試,這就是簡單復制型低智學習。但是,有沒有想過,別人學得好的因素有哪些?是孩子有學習興趣還是做了其他的鋪墊。如果僅僅為了提升數學思維,除了學習奧數,還有沒有其他辦法?所以,在低智學習的復制模式中,要克服掉入成功因素不可復制、勝任力陷阱、經驗越用越沒用等局限性。
002高智學習
每天的晨讀感悟,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天我們都在愁怎么寫,怎么布局、怎么講故事、怎么取名字,怎么才能獲得最佳。
當我們細讀每一篇最佳文章,不論是立意、結構、案例等都有好多值得學習的。文字行于流水、故事精辟到位、劇情一波三折,佩服之余,感嘆他們怎么這么能寫?好詞好句怎么收集?故事案例怎么可以隨手拈來?怎么持續輸入才能達到輸出的效果?。。。
我們參加各種寫作培訓班,向高手請教如何寫好一篇文章,想以最佳的框架和模式復制到自己的文章中。然而,不管怎么模仿,仍然是學不到精髓。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經驗體會、興趣愛好等完全不一樣,積淀可能會影響輸出,不是簡單的寫作方法而已。
所以,在模仿學習框架結構之余,應該立足自身,大膽嘗試和創想。不斷寫,大量地寫,堅持不懈地寫。寫了就會有收獲,就會取得經驗,就能逐漸構建自己的寫作經驗體系。知道什么樣類型的文章該怎么寫,什么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不局限已有的框架和體系,不礙于自己已有的經驗感悟。換個角度、換個方向,或許就能遇見寫作的春天。如《瘋狂原始人》中的小伊和蓋,不相信父親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對待生活的態度,堅信有美好的家園等待他們。當他們不斷嘗試和探索,終于找到生活的樂園。
感悟:不管是低智復制還是高智復制,都要明白成功的關鍵因素,都要避免其局限性。同時,不受制于現有經驗,大膽嘗試與創新,才會取得屬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