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廣州樓市放大招,宣布加快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體系,推動住房租賃市場快速發展。新政從商改租、入學、稅收、水電等多個方面對住房租賃進行了大力扶持。其中人們最關心的當然是小孩上學問題,方案明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
租房也可以就近入學了,人們的第一反應是:花大價錢買了學區房的人,是否已經哭暈在廁所?因為誰都知道,學區房之所以價格高企,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因為附著了可以讓小孩上更好學校的權利。租購同權,意味著租房就可以,那學區房豈不是白買了?
但是,我們不能忘了,學區房之所以值錢,是因為學位緊張。好學校的學位就那么多,如果大家都可以直接用金錢競爭,直接去買學位,那想必是最高效的,也是最直接的;但是,公立學校的學位是不能賣的,學校想賺也不敢賺這個錢。既然價格競爭不允許,那就只能以別的方式來變相競爭。找關系遞條子是一種,買學區房也是一種。
現在租購同權了,好學校的學位并沒增加,參與競爭的門檻卻降低了,買不起學區房,只要租得起學區房,也可以參與競爭。經濟學的原理告訴我們,競爭者越多,價格只會越高。之前被學區房高昂價格壓制住的需求,這下都噴涌出來了,學位供給又沒有增加,供需失衡必然進一步加劇。只要公立學校的學位依舊不讓賣,學區房作為變相競爭的主要途徑,價格只會水漲船高。
你想,無論是租還是購,就近入學政策下,標的物依然還是學區房。附著在學區房上的經濟價值,因為門檻的降低、競爭的激烈當然會更高,學區房價格怎么還會下降呢?以前,人們購買學區房只能“自用”,現在不僅可以“自用”,而且可以高價出租了。附著了學位的價值,學區房的租金不會便宜,這么好的現金奶牛,投資學區房的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租購同權,改變的只是學區房價值的具體呈現方式——是以房價的方式,還是以租金的方式;但在房屋買賣中,未來的租金價值,是會折現為當下房價的,所以房價不會因為租購同權下跌。相反,租購同權帶來了好學位的增量競爭者,承受不起高房價還可以承受高租金,這勢必會進一步助推學區房價格上漲。
租也好,購也好,要的,終歸還是學區房,越多人要,價格越高,道理就是這么簡單。指望租購同權能夠讓學區房貶值,恐怕是想多了。真正的問題是,如果租房也可以,好學校的學位該怎么分呢?報名的人如果太多,是不是還得抽簽抓鬮啊?又或者,衍生出別的變相競爭方式?租購同權后,家長們需要折騰的,恐怕不會更少,而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