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來訪者這樣詢問:
娜娜老師,聽說之前你是做產品經理出身,想問下做產品經理難嗎?
我想試試看,就是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我之前是做銷售的,我想轉產品經理,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呢?
我做產品經理5年了,越來越疲憊;班沒少加、鍋沒少背;經常與開發互撕;如今我感覺未來的希望越來越少了;你怎么看產品經理的發展?
面對這些問題,知乎、人人各類平臺,回答也是眾說紛紜;有對新人說,先報個培訓班學起來,學完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有人說,產品和技術互撕是常態,太正常不過了;同時建議去大公司發展,這是防止被淘汰的可行之路。還有人說,產品經理錢多,必然事兒就得多,習慣就好了。
面對產品人,無論是產品新人、老人、大學生;我想用親身產品經理經驗和職業規劃技術、心理學相結合梳理出,個體與產品經理崗位匹配度是怎樣的;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賽道;以及個體發展中更多的可能性有哪些?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這幾個信息維度入手:
1、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及個人期待。
2、了解產品經理崗位要求是怎樣的。
3、了解產品經理未來發展路徑有哪些。
4、對于個體發展而言,成長策略是怎樣的。
一、了解個人特質與崗位一致性
1、了解自己的特質及個人期待
先來問幾個問題:
你是否了解自己性格優勢、能力?回顧過往成就事件、高光時刻,你可以從中總結出自己的性格優勢、能力優勢項嗎?從更深層次來講,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在職場中的榜樣人物有哪些呢?
問這樣的問題,是想讓你從這紛繁復雜的環境中,抽離出來;有時間靜下來關注自己。想想看,當下的工作、生活狀態是你想要的么?你大學剛畢業時雄心勃勃希望成為的人和現在有差距嗎?了解自己是職業生涯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當下屏幕前的你在猶豫,可以留言。目前為產品人開通一條綠色通道,我來幫你一起分析和深入了解自己。
如果把人比作一輛汽車,
性格偏好就好比汽車的類型;你需要知道自己天生是一輛房車,或是輛商務車,又或者是一輛家庭小轎車。
興趣就好比油門,沒有興趣的支撐,又如何能馳騁疆場、奔赴遠方呢。
日積月累的能力、優勢就好比汽車的引擎;讓你了解火力全開的程度是怎樣的。
而個人價值觀就像是這輛汽車奔赴的方向,是去野外郊游,還是參加某個商務會議,或者是行駛在早高峰的路上。
2、了解產品經理崗位特性是怎樣的
再來說說,產品經理的崗位特性有哪些。
1)產品經理是一個門檻低,但成長臺階很高的崗位
說門檻低有兩個維度;其一,這個崗位沒有硬性要求必須是哪個專業畢業;獲得什么證書才能上崗;很包容各行各業的人;其二,人人都可以說自己是產品經理;從產品執行到CEO都稱呼自己是一名產品經理。
或許正是因為準入門檻低,一波又一波的伙伴如飛蛾撲火般,沒做什么準備、不了解其崗位和未來的時候就投入這茫茫人海中。
2)產品經理的工作需要平衡理性和感性
在產品經理做需求分析、競品調研、數據分析、優先級排期、產品管理時候更多的需要理性大腦的支撐;需要你更有邏輯、條理、更具客觀、高效。而產品設計、洞察人性、制定策略時需要你更感性,具有靈感和創意多一些;同時還需要為看不見摸不著的客戶體驗考慮周全。
3)產品經理的工作需要平衡,有堅持有妥協
產品經理可以說是一款產品的靈魂人物,要為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負責;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張和見解。但同時現實中產品經理沒有實權,需要平衡資源、考慮團隊綜合實力、行業競爭環境、階段目標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正確的取舍,也是產品人常遇到的難題。
4)溝通與統籌是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
與開發部門討論技術實現,需求可行性;與市場銷售團隊討論戰略戰術,以及提升產品影響力的策略;與客戶部門溝通細節;及客戶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收集;各個部門都需要與產品經理溝通、交流。怎樣與不同部門的人溝通、協調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任何部門都不是產品部的下屬部門,彼此是合作關系;同時這些兄弟部門又都需要借助產品之手創造業績和實現自己的KPI。高效溝通、影響他人的能力,你給自己打幾分呢?
5)產品經理首先需要不斷學習,提升持續迭代自己
產品經理在互聯網的河床下孕育而生;而互聯網顯著特征就是快、高效迭代;那作為產品經理就需要有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思維和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持續迭代自己。
6)產品經理是一個”背鍋俠“同時也具有很高的意義感和價值感
產品延期上線,挨罵的首先是產品經理;產品上線有重大bug,下線回爐;產品經理得沖鋒在前,還要善后處理;”背鍋俠“是對產品人的愛稱。與此同時,當產品不斷跌開升級;客戶反饋很有幫助,甚至自己負責的產品有千萬級的用戶在使用,依然會具有莫大的榮譽感和價值感。
以上便是通用型產品經理崗位的特性,此時返回上一屏幕,來想想自己好比一輛什么風格的車,馬力多少,油門如何,行駛在哪條路上。這些結合產品經理特質,你又會給自己打幾分呢?
二、了解產品經理發展路徑
產品經理負責的產品從面向客戶/用戶視角,可以分為2B產品和2C產品。2B是指產品服務于企業客戶;2C是指產品服務于消費者。因其產品屬性和行業不同;對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發展路徑、成長策略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產品經理發展路徑大體可以分為6個方向:
1、某領域產品專家
精耕某個垂直領域,成為產品專家。例如視頻會議領域、云服務領域、物流領域等
2、產品培訓師
產品通用能力培養到一定程度,成為產品經理培訓師;幫助新人成長。
3、產品Leader
一路從產品助理—>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
一邊精進產品規劃、產品設計的專業能力;一邊精進管理能力。
屬于2條腿走路,產品專業能力+產品團隊管理能力。越向上成長,相應的商業策略、運營策略、對市場的見解獨到、洞察力越能讓你走上快車道。
4、管理者
一路從產品助理—>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VP—>管理者
通常這樣的管理者也需要對技術層面有深入的了解,可以負責產品+技術的團隊管理。
屬于3條腿走路,產品能力+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在不同階段側重有所不同。
5、轉崗
產品經理可以向產品線的前端和后端平移轉崗,例如售前服務(產品顧問)、售后服務(客服代表)、產品運營、數據分析、銷售、策劃、項目經理等崗位轉型;這些崗位是產品人多交叉的崗位;并且在早期發現需要轉崗還是相對容易的。
6、創業者
根據個人愛好成為創業者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發展路徑;例如視頻創作者、新人培訓等。
7、自由職業者
依據個人資源、優勢、個人發展需要,成為自由職業者。如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商業顧問等。
每個人的成長路徑都是動態的,基于個人特質、當下階段、資源、期待等綜合因素考慮;是可以形成讓自己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發展策略。
想領跑同齡人的伙伴需要重點關注個人成長路徑與發展策略。
三、個體成長策略分享
這里通過幾個案例和大家分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
案例一
小麗(化名)性格開朗熱情;畢業3年左右;機緣巧合到了一家央企信息部做前端開發;剛開始工作時還挺開心的,工作強度不大,有自己的時間;3年后她發現自己很難在這個環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工作內容簡單重復,一成不變;她對技術的深入精耕持有懷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做好;同時當她與人交流合作時,會覺得很開心,有意思。于是她開始思考這是她想要的工作、生活狀態嗎?進而找到我進行職業咨詢。
我們一起分析了她的性格特質、內心追求與期待;她具有豐富、多元、社交、彈性的性格特質;同時熱情開朗,積極向上,有助人的幸福感;善于維護關系,追求獨立自由。不善于自我管理。
在深入的交流中,結合她的個人多方因素,我們一起探討了可行的,匹配度高的職業發展方向,如產品、策劃、市場拓展、商務、顧問式銷售等方向。經過崗位調研、前期分析等環節,最終她把目標鎖定在產品經理崗位上,想進一步深入了解。我們一起梳理了她適合的產品發展策略和發展路徑。
她自身具有技術開發基礎和相關經驗,轉產品難易程度適中;在這個賽道上建議她避開典型的T類型的領導者;同時考慮進入產品驅動型的企業,而非技術驅動型的企業。從性格偏好視角下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擅長的領域;以及學會如何高效與T型的合作伙伴進行溝通合作。
近期的交流溝通,她表示目前入職的崗位對自己有挑戰,也有自己能駕馭,有成就感的時刻。與之前相比,內心的糾結和消耗少了很多。有了清晰的方向感。
案例二
小華(化名)在職場有7年的工作經驗;大學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很順利做了一名java程序開發;雖然過往的公司都不大,也算一路成長過來,奠定了自己技術基礎。來咨詢的目的是,目前比較猶豫繼續在技術賽道上發展還是轉產品經理。
結合過往工作經歷梳理、她一路走來的成就榮譽事件、個人期待、生涯幻游等多維度;我們一起探討了5年后的定位和目標是什么?她更想成為一名獨立的自由職業者。
目前她有哪些路徑可以幫助她達成呢?
方案1,繼續精進自己的技術水平,在技術領域獲得專長,逐步轉向自由職業者。
方案2,轉向產品賽道后,重點探討其中的利弊關系,與目標的差距;是否有助于她實現自由職業者的目標;可行的路徑有哪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舍棄什么,收獲什么。
與此同時任何一個方案都不能忽略這個年紀女性的婚育計劃對職業發展中的影響。
寫在最后:
同樣的產品崗位,同樣的大學專業,不同的人攀登到達自己職業頂峰的路徑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朋友因為屢遭挫敗,看不清前方的路徑而折返、猶豫;有的朋友因為限制性信念等影響,”執著的在不擅長的領域爬行“。
屏幕前的朋友,你也有類似的經歷嗎?你也遇到職業發展中的困惑和迷茫么?歡迎留言、交流。
作為咨詢師,我可以幫助你:
1、分析當下職業發展遇到了哪些困惑、個人成長課題;
2、陪伴你尋找迷失的方向;探尋達到目標的路徑;
3、咨詢過程中讓你重獲信心和勇氣;
4、從選擇到行動建議,探尋適合你的職業發展策略;
作者:職業規劃師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