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狀態,你有被戳中么?
1、工作按部就班干了好幾年,業績平平;不知道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持續發展。
2、受疫情影響,公司裁員、降薪;準備換到新的領域,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
3、工作越干越迷茫,業績平平,收入平平,我到底適合干什么?
4、學業成績一般,自我感覺沒有什么突出項,面對就業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5、對自己的就業很擔憂,沒特長、沒優勢,沒競爭力,還有救么?
在生涯發展的早起,我們都會問到這個經典問題,“某某工作適合我么?”“我適合的方向在哪里?”“我想嘗試更換新的領域,還有機會么?”
面對這個經典問題,請首先排除錯誤的心理認知,找到適合自己的就無須再努力。正確的選擇不等于躺平就有收獲。
除此以外通常其背后有2個核心影響因素:
1、自我認知不清晰
2、對外部世界探索不足
01自我認知
對自我的理解包括哪些呢?平時咨詢中與大家交流這個問題時,收到最多的反饋是:“我是個內向的人,不太愛說話,朋友不是很多。”“我比較外向,喜歡交流,結交朋友。”我們常常用內向和外向這些簡單的詞就概括了自己。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對自己的理解遠不止這些。
具體會包括,對自己性格偏好的理解;對自己職業興趣的方向理解;對自己的個人價值觀的理解;對自己能力優勢的理解。這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在生涯教育中會有具體的、科學的工具輔助咨詢師幫助來訪者梳理。
02對外部世界的探索
面對職場人,對于外部世界的探索重點在于對于職業世界的了解;對所在行業、企業、崗位的深入了解。
例如,小A描述,我對互聯網行業很感興趣,希望成為產品經理;追問為什么呢。其描述工資收入還是很可觀的,我覺得自己善于與人交流,所以覺得自己適合。
對于這樣的描述,可以看到來訪者關注的重點相對簡單,只有收入一個維度。現實中,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自己的熱情是希望投入到互聯網醫療、互利網教育、社交、電商......同時結合自己的性格、價值觀視角,更適合在國企類型企業發展,還是民營企業;以及大家最關心的,該崗位要求、特質與自身能力、優勢有匹配性么,最終落地求職的可行性又如何。
案例
● 小S,女,行政專員4年,目前希望轉型;同時不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方向在哪里。對自己的期待是進入頂尖級企業發展。
通過與小S的溝通了解,她的核心的職業困惑有3個方面:
1、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
2、同時對于外部探索不充足;
3、缺乏核心競爭力。
● 從迷茫、困惑、到有明確大方向
沒有清晰地職業目標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本質是對自我的認識不清晰;同時對于職業的探索不足。對自己認識不清再加上職業世界了解的少,自然就會出現迷茫、困惑。好像這個工作也能干,那個也能干,可就是沒有干勁,也沒有成就感。而放棄吧,又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破局:
小S是個樂天派的姑娘,雖然當下企業裁員,不如意;依然能感受到她的活力、熱情。她更傾向于與人交往合作,在這其中獲得成就感。她性格中透露著關注積極的、正面的、有希望、宏觀的、跳躍性的的視角。所以作為行政崗位,這些瑣碎的細節性工作,從性格匹配視角,對她來說是一種挑戰;所以她從中很難找到長期發展的路徑。
同時,在其價值觀中會更注重成就感、挑戰性、獨立自主。這些價值觀需要在工作中、生活中得以踐行,才能突破現狀。同時,在以往工作經歷中小S更善于與人合作交往,并且適應能力很強;善于處理突發情況,且擁有大型組織活動的經驗。接下來她把新的方向鎖定在市場、大客戶經理、人力資源、公關、獵頭幾個方向進行探索。
● 更多探索外部世界
從畢業至今,小S一直從事行政工作,平時人脈交往也比較少;對很多崗位缺乏了解。怎么辦?
首先基于明確的大方向進行崗位調研和分析,了解崗位要求、工作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對不同崗位、企業、行業的深入理解。
行業:
行業也會分為初創型、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不同階段的行業對應的企業特征就會有所不同。
例如:煤炭行業、傳統百貨行業就屬于衰退期。其人才需求在逐步減少;企業經營壓力增大;人員流動性大。缺乏成長機會,員工的失業率也會增加。
再比如互聯網行業,屬于成長型。市場發展快速,從業人員多,發展機會多,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也會帶來壓力大,加班多的現象。
公司:
公司類型簡單會分為:國企、私企、外企、政府事業型。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風格也各有不同。例如有的國企需要有人脈,能力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政府事業單位會有的會出現職業倦怠等情況。
● 缺乏核心競爭力
在梳理工作經歷、生活經歷的過程中,會發現幾年工作下來,一直在按部就班的做事情;有參加一些培訓;但參加完畢后缺少行動以及在工作中的運用。
一晃4年過去了;回顧過往的成長經歷,積累的過少;儲備不足。當疫情環境下,企業發展有壓力、出現危機,波及員工利益。開始逐漸思考自己的規劃和成長。意識到這些后,我們需要一步一步來,從微習慣中開始積累自己;同時從個人特質中做到揚長避短。
具體分為2部分:
1、面對當下:看到差距,提升崗位要求技能,為后續轉崗做準備。
2、面對未來3-5年發展:從哪些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做到揚長避短。比如自我驅動、學習管理、時間管理、行動管理、財務管理等系統提升。
面對自驅力弱一些朋友建議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前行、成長。例如陪伴式指導或者讀書打卡訓練營,可以有效給到自己一個高能量的場域,從而提升自驅力。
—————————————————— SHARE CASE ————————————————
● 案例小結:
1、在這個朋友身上,我們能感受到活潑開朗、熱情的個體能量;同時也感受到從小到大被動決策的痕跡。主動探索、主動決策,主動掌控屬于自己的未來。
2、因為對自己的有期待,同時性格特質中也擁有面向未來、理想主義的因素;自己又很難意識到這樣的盲區;現實與理想差距越大,就越迷茫、焦慮。對于期待進行合理管理,落地、行走;制定適合自己的行動計劃。
3、盡管我們在人生各個發展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困惑,想想看,在未來成為自己期待的樣子,內心是不是充滿了力量和喜悅。試想幾年后回顧一路走來,自己有成長,有收獲的狀態會是幸福的。
03總結
1、在我們尋找到適合的方向,是不是意味著一勞永逸;無需努力,只要簡單做事就可以收獲成功呢?這樣的心里,神仙也很難幫到你哈。正確的選擇+持續的努力=收獲。
2、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優勢,更適合和擅長的職業領域。帶上勇氣,出發;不斷探索、前行。跌倒不怕,泥濘不怕;請相信這份經歷,感受,會在未來開花。
———————————————————? END ———————————————————
作為咨詢師,我會幫助你:
01? 與你共同分析當下遇到的職業困惑。
02? 與你一起梳理自身優勢;自身特質適合的崗位方向。
03? 咨詢過程中讓你重獲信心和勇氣。
04? 從選擇到行動建議,探尋適合你的職業發展路徑。
—————————————————— 精品推薦 ——————————————————
—————————————————— 咨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