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讀后感
作為女生,有一個話題是無法回避的,那就是懷孕。在法律上,國家給予孕婦的待遇也越來越好,例如福建省的產假天數從2016年2月19日開始已經長達158天。但從另一面來說,用人單位雇傭未孕女職員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畢竟如果包括孕期(10個月)、產期(6個月)、哺乳期(5個月)三個階段的話,長達1.7年左右,女職工的工作狀態可能都不佳。
而對于女生自己而言,也或許面臨諸多取舍。看到太多女生為了孩子放棄工作,從此一心一意照顧孩子。
但我卻總覺得不應該如此。懷孕并不代表需要暫停一切。所以在無意中知道吉田醫生的經歷后,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于是迫切希望了解她是如何做到懷著孩子的同時考上了哈佛大學的研究生。
“沒時間”讓我無所不能
吉田醫生蹦發出想留學的想法,正是在深陷家庭工作之中繁忙的時候。越是沒時間,越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相信大家也有這種體驗。于是,她想,是否這就是開始做的機會呢?
另一方面,作為婦產科醫生,她知道生育孩子是有年齡限制的。但她的夢想之一就是成為很多孩子的母親。這又是一個時間上的矛盾。
最后,吉田醫生決定,同時進行。因為如果這個事情做完再做另一個事情的話,或許就必須放棄其中之一,永遠無法實現了。
用自己的規則,提高時間密度
時間對于任何人都絕對公平,24小時不多不少。對于吉田醫生,帶著3個孩子留學,更需要珍惜時間。如果時間長度無法變長,就提高時間密度。
1.把一分鐘的價值提升到極限
2.有微笑就能持續努力
偶爾發呆,陪家人度過親子時光的時間同樣是為了提高時間價值,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保證下周及未來的時間里長久的保持高效。
放棄完美主義,一點進展也是成果
在書中,吉田醫生談到一個很典型的媽媽的工作場景:一到周末,一家四口就去附近的圖書館。大女兒三歲和丈夫在別的地方玩耍,她背著一歲的二女兒在自習室。二女兒不會一直老老實實的,這就使得吉田醫生只能一邊拿著單詞本,一邊在圖書館內轉悠,讓孩子安靜下來。
這種時長被打斷的場景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遇到,然后因為被打斷,就暴躁地或是氣餒的放棄學習了。但吉田醫生選擇了放棄對完美的追求,認為即便收到怎樣的干擾,都鼓勵自己:這也是一點進展。
吉田醫生在書中其實也寫到了她在留學期間非常窘迫的租房問題、資金問題、學業困難等,雖說這種場景并非所有人都會遇到或都能順利解決,但至少她的經歷提供了另外一種人生的可能性,或許下次你也遇到,不會只剩下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