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剛開始接觸文案時,是因為覺得可以用文字的力量在記錄生活,講述故事,我以為文案是詩和遠方,一點一滴地記錄生活的感動與趣聞。可是現(xiàn)在的公司和工作好像在一點一點地消耗自己的熱情,可能因為不夠?qū)I(yè),一稿發(fā)過去退回的修改意見大多數(shù)占了文章的一大半,有時候甚至在懷疑自己,真的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嗎?真的還有最初的熱情在嗎?真的喜歡這樣的工作嗎?
? ? 前些天在跟好友交流的時候,他門調(diào)侃的問到“夢想是什么?”另一位小伙伴毫不猶豫地說“掙錢,然后在佛山買一套房子安頓好家里人”,對呀,誰的夢想不是掙錢呢?錢是物質(zhì)與精神的基礎,仿佛有了錢就可以擁有好多,我并不排斥夢想就是掙錢的夢想,甚至我的夢想有一半都是關于掙錢。最怕的是,能夠掙大錢了,但未必活得快樂。我想要的是活得快樂,活出自我,雖然這樣說看起來好像好假,但是人吶這么一生要是不快樂的話,還不如一條咸魚(這話說得有點老司機[偷笑])。好多人出來工作了都想要回到讀書時代,想象著說那時候多好啊,就只要讀書就好了,沒有壓力。可是我從小學開始,我就特別地想要結(jié)束讀書生涯。讀書雖然很好,會讓我們處于一個相對很單純的環(huán)境,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沒有生活的柴米油鹽的壓力,萬大事有父母和老師做后盾擋著。可是對于我,每天只能讀著自己好像并不太感興趣的知識,并且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習階層里重重復復地學,早已沒有了新鮮感與好奇心,還要強迫自己假裝很喜歡它們,因為老師和心靈雞湯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對于我來說,讀書并且是讀自己不喜歡的書簡直就是一個個的災難,我拼命地想要長大然后脫離它們。小時候好多同學都在說,長大了之后,想要當老師、當醫(yī)生,這兩個職業(yè)也正是很多家長喜歡的,包括我媽和姨媽,她們一直想我做一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工作,然后嫁個好人家,這是我最不想要的生活方式,我渴望的是可以有自己的自由,而且婚姻在我看來應該是讓自己更好,而不是束縛。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我媽雖然不理解我的追求,但是從來沒有阻擋我追夢的路。偶爾在路上看到兩兩三三的小學生背著書包在肆無忌憚地玩鬧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點想念那時的純真生活,偶爾矯情一下還是可以的吧。
? ? 所以對于我來說,這幾個月的實習期是很快樂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有自己的經(jīng)濟來源(雖然不多)可以自己經(jīng)濟獨立,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跟自己喜歡交涉的人打交道……總之在一切都覺得那么稱心的時候,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熱情在一點一點的消退,這是我最擔心的事情,要是對生活沒有了新鮮感,對工作沒有了熱情,實現(xiàn)不了自己的價值,那還有什么意義?
? ? 或許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通病,往往喜歡對距離自己現(xiàn)在能力很遠的位置充滿美好想象,但是又不會正確的審視自己現(xiàn)在的能力。關于去和留的問題,最終還是交給能力來決定,倘若覺得自己能力還未足夠的時候,請自己保持平凡、好學的心,每天都在一步一步地扎實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倘若覺得現(xiàn)階段的工作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最大價值,那么請勇敢的跳出去,不要只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和“時運不佳”,世界上不缺少伯樂,缺的是你有沒有在讓伯樂遇到的路上。
? ? 過去的三個月,在生活上是挺開心的,在工作上或許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沒有正視自己的能力,沒有學習新知識和能力經(jīng)驗的積累,其實在文章的最初,我是想要吐槽一番然后去提交辭職書的,可是當文字敲到這里的時候,我卻發(fā)現(xiàn),并不是工作沒有給予我機會與熱情,而是自己的心態(tài)有點變歪了,以為自己實習幾個月就可以勝任崗位的一切而沾沾自喜,當文字敲到這里,文章的構(gòu)架要求和攤開所有跟自己的對白,我才發(fā)現(xiàn)真的是自己能力的不足與忘掉初心。這也正是文字的魅力與意義所在,這也正是我喜歡文案和選擇文案這份工作的原因,它會讓我不斷地跟自己對白,然后找回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