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感覺手頭的事永遠都忙不完?
同樣是365天,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工作之余擠出時間學習、健身、閱讀、副業?
為什么有些人做事比你快,用時比你少,效果卻比你好?
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24小時活出48小時甚至72小時的效果?
時間都是哪兒了?
2019年還剩下20天,有些人完成了預設的目標,有些人升職加薪了,而有些人忙碌了一年啥都沒有。
其實不是你真懶,而是你沒有利用好自己的時間。
進入正題
——分割線——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公正公平的了,對于每個人都不吝嗇也不額外照顧。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偏不倚地進行著,但是也有的人可以充分利用好時間,一分鐘可以做別人兩分鐘,甚至五分鐘才可以完成的事情。這就是因為他們很好的管理時間。合理規劃休息時間和工作時間,有助于身體和頭腦清晰,事半功倍。
一、如何正確地管理時間?
在說“時間管理”這個話題的時候,終究繞不開的是“時間四象限”。(如下圖)
按照“重要性程度”“緊急性程度”這兩個維度同時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四個象限。這是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要事第一》這本書中提出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到這個圖,但是不知道怎么利用它。
【處理原則】
1. 優先解決第一象限。立即去做緊急又重要的事情【Do it now】。(比如重要的會議)
2.投資第二象限,即有計劃地去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Do it in a planned way】把主要的精力有重點性地放在重要但不緊急這個“象限”上。比如一個長期的學習計劃,買房,考證等等)
3. 區分一三象限。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第三象限對人們的欺騙性是最大的,它很緊急的事實造成了它很重要的假象,耗費了人們大量的時間。我們要注意不要被這個象限的事情占用太多時間,(比如回復微信上的消息,無謂的電話、打麻將三缺一。)
4. 走出第四象限。不緊急不重要有時間再做,甚至可以不去做【Don't do it】。(比如閑聊、發呆、刷微博和抖音。)
【利用的方法】
怎么利用這四個象限?在每個象限分別寫下相對應的事情,比如現在最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是重要會議等,然后按照以上原則處理即可。
二、如何利用時間杠桿,讓自己一天擁有72小時?
時間是有杠桿的,接下來我想告訴你如何調動時間,讓時間變成你的杠桿,從此游刃有余從容的面對工作,輕松生活。
(讀到這里的小伙伴,恭喜你已經掌握了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結尾還有更多驚喜和彩蛋哦。打字不容易,樓樓可憐巴巴地求贊。)
不知道大家聽過華羅庚(大數學家)泡茶的故事。
一個人想要泡茶一共有5道工序:
1)燒開水 15分鐘;
2)洗茶壺 2分鐘;
3)洗茶杯 1分鐘;
4)拿茶葉 1分鐘;
5)泡茶 1分鐘
我們可以有兩個方法來泡茶:
方法一:先燒水用時15分鐘,水燒開后洗茶壺2分鐘,洗茶杯1分鐘,拿茶葉1分鐘,泡茶1分鐘。共用時20分鐘。
方法二:燒水同時洗茶具,拿茶葉,等水開后泡茶。共用時16分鐘。
方法二利用燒水時的空隙,節約了4分鐘,這個就是簡單的運籌學方法。
我們都知道1天只有24小時,但是讀完下面一小段之后,你會在這24小時內,做48小時的事情。那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讓時間變得更多呢?
舉個例子,下面的事情是我下班后要做的事情:
1)交通40分鐘,2)線上有個分享40分鐘,3)跑步40分鐘,4)拉伸15分鐘,5)洗澡15分鐘,6)敷面膜15分鐘,7)護理頭發15分鐘,8)閱讀60分鐘。以上所有事項共計240分鐘,即4個小時,但實際上我只花了110分鐘,即1個多小時就搞定了所有的事情。那我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在回家的路上進行群分享,在回到家的那一刻分享剛好結束,用時40分鐘;然后跑步加閱讀用時40分鐘(一邊跑步一邊聽有聲書);接著淋浴很快洗個頭用時15分鐘;然后給自己敷面膜同時給頭發做護理,邊拉伸,邊聽有聲書,最后所有事情做完,上床睡覺。
這當中不斷節省了很多時間,相比去理發店做頭發護理不僅省了時間還省了不少錢,這些面膜發膜橄欖油等大約一共花了不到500元,可以做大約20次左右的護理。
好啦。你已經學了初級的方法:在同一時間做多個不受影響的事項(項目)。
我再來說說如何讓一天的時間再增加24小時。秘訣就是:身體和大腦不在一條時間軸上。即身體負責體力活動,大腦負責思維運轉。舉例:在地鐵里閱讀(聽書),這就是常見的身體和大腦不在一起的例子。其實現實中我們也很難在交通時間上閱讀。
我一般會在這個時間做兩件事情,一件是:用手機簡單地處理事務性工作,另外一個件是:用來思考(今天都需要完成那些事情,先做什么后做的,有哪些會議等等)。 大部分人在交通時間都是被動地做一些事情,比如接接電話,微信聊天等等。其實我們可以主動地利用好這些時間,提前規劃好去做一些不太重要但必須做的事情。
劉未鵬寫過一本叫著《暗時間》的書。什么是暗時間呢?大意是指當如果你一直深入地思考一些問題,那么即便你只是在走路、洗手、買菜、洗澡的時候思維仍然在暗處非常努力地工作著。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場景,除了表面上在做一些瑣碎的事務之外,更重要的工作是思考怎么去做好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事情或工作目標。不夸張的說,這種思考有時候還會延伸到睡眠的時候。充分利用暗時間,也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全心全意深入思考一些問題,不是被迫的,不是完成任務似的,而是那些你真的有興趣有熱情去尋求答案的問題。
很多人認為一天24小時,過成48小時才是最有效的時間利用。其實不是的,人的一天真的只有24小時,我們還要吃飯睡覺上廁所。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畢竟每天都會有新的工作涌進來。最算一天有100個小時也做不完,那該怎么辦呢? 其實很簡單,只挑選最重要的事情來做就好了。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二八法則”。20%的事帶來80%的效益。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著作用。比如說公司80%的收益是由20%的客戶帶來的。其實二八法則總結四個字就是“要事第一”。最重要的時間管理法則是指,把不重要的事情先挑出放在一邊去,或者根本不去做。二用最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其實 錢和人還有時間都是杠桿。當你獲得了第一桶金而且又有一定的投資方法,那這時候錢就是杠桿。有些事是一個人完成不了的,需要一個團隊來合作完成,人也是杠桿。時間也是杠桿,如果你能調動時間效率的話,時間也會變成你的杠桿。有些人一個小時只能做一件事,有些人一小時可能做三件事情,毫無疑問時間就是他們的杠桿。
這個是我們了解到的,還有一個我們容易忽略掉的就是,方向的杠桿。自己需要清楚地知道在哪些事情上面用力用時間用人跟用錢。有些人一年看了50本書依然沒有改變他的生活,那也就是方向錯了。時間浪費了 ,并不能成為你的杠桿。所以在工作、學習和尋找人生的方向上,最重要的是去想我走的這條路是不是對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要做到七分想三分做,要常常想我做這件事情是為了什么?是不是不做這件事情也能達到目的?有沒有更靠譜的方法?能不能用別人的時間杠桿?(比如讓別人幫你完成這件事情)
總結方法一:在同一時間做多個不受影響的事項(項目)。合理利用暗時間。
接下來我想再講一個故事:
一位石油老板請來一位效率專家,讓效率專家教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專家請石油老板寫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10件事情。石油老板花了5分鐘寫完,效率專家又讓他花5分鐘時間寫下明天最重要的10件事,并且按照重要的程度編號。效率專家告訴石油老板每天寫計劃,并且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依順序完成。效率專家同時希望這個工作方法在全公司內推廣。一個月后石油老板為效率專家寄來1.5萬元美金,若干年后石油公司發展成為大型連鎖企業。
總結方法二: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你只需要每天把明天的事情羅列一下,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不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就決不做下一項任務。而重要度不高的任務不做也沒關系。
把這種方法實施一段時間后,你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夠用。是不是很簡單?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很多時間我們會被一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牽著鼻子走。合理的利用時間象限,讓你的時間發揮最大作用吧。
如果覺得對你有用,就收藏點贊吧~~
下方文末彩蛋,不要錯過哦~
——大家好,我是彩蛋——
彩蛋一:【二八原則】
二八原則幾乎是在所有領域都成立的~
舉個例子:比如整個行業,包括所有行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少部分人是能賺到錢的,大部分人是賺不到錢的。也就是 80%的錢被 20%的人賺了。再比如,假如你是一個做銷售的銷售人員,你會發現你有很多客戶,但是少數的幾個大客戶,也就 20%的客戶貢獻了你 80%的業績。這就叫做二八原則。那么具體到時間管理領域,人們也跟蹤過。也就是對任何一個人的整個學習或工作來說,很有可能 70%-80%最重要的效果是從 20%的時間中產出的。說明大部分的時間都被你浪費了,而且可能是無意識中發生的。
那么這個二八原則給了我們兩個很大的啟示:
1、找到時間浪費點,然后解決和優化它。
2、最好的時間放在產出最大的事情上。
那什么是最好的時間呢?時間雖然都是時間,但是時間和時間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同樣是學習 1 個小時,那你覺得早上學習 1 小時和工作一整天后的晚上學習 1 小時,什么時候效率更高呢。很明顯是早上學習效率最高(當然啦,有些人更適合晚上學習)所以相對晚上來說,早上是更好的時間。可能每一個人也不一樣,這只是舉一個例子。
那么什么又是產出最大的事情呢?也就是對你來說價值最大,對你最重要的事情。最好的時間放在產出最大的事情上,是提高我們效率非常有用的一個方法。又舉個例子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醒來之后的 1-2 個小時的時間,可能是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打打游戲,1 個多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不是說刷朋友圈、看微博不好。但是這些事情不需要我們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可以把它們挪到狀態沒那么好的時間點去做,應該把效率最高的時間用到最重要、價值最大的事情上。
彩蛋二:超高效的【番茄工作法】,你值得擁有
這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創立的一種工作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全世界有非常非常多的粉絲咯,它被廣泛應用且被證明是有效的。
首先我們來看番茄工作法解決什么問題?其實它核心要解決的就是在工作時間段里面的低效問題,而這種低效有很多表現:比如缺乏統籌、嚴重拖延、難入狀態、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要知道番茄工作法的設計并不是隨意設計出來的,而是根據人類的 8 個規律設計的。包括①人的生物節律、②儀式感、③多動、④工作記憶有限、⑤視覺聽覺、⑥心流(一種高度專注,一心一意的狀態)、⑦激勵、⑧拖延。
那如何利用番茄工作法呢?
首先是工具準備。
計時工具(比如潮汐軟件、鬧鐘等)、三張白紙、一支鉛筆或者水筆。
1)寫下自己的活動清單。在一張白紙上列出活動清單,也就是要做啥事。記得要簡明扼要哦。例如:學習理財課程、打掃房間、買書、去公園玩、做飯。可以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列在上面,當然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不用寫了,這樣比較浪費時間。這張清單呢是長期性維護的,想到什么就可以寫上,做完了就劃掉。
2)每天早上在新白紙上寫上當日待辦。從之前的活動清單中找出你準備當日要做完的事,寫在當日待辦的紙上,叫作【當日計劃】。這里很重要的一個事情是自己要承諾只要是寫在當日待辦上的事情,今天就一定要把它做完。心里默念:我在完成一件對自己的人生很重要的事,我在很嚴肅的對待這件事情。不是像開玩笑走過場一樣對待這件事情。注意咯,活動清單中不用寫日期,但當日待辦中要寫日期!
接下來說下番茄鐘:
1)25 分鐘一個番茄鐘。就是20分鐘內專注工作,然后休息5分鐘,4個循環為一組,也就是25﹡4=100分鐘,一組循環后可以多休息一會兒,大概 20-30 分鐘。
2)不可時間累加計算。就是一個番茄鐘內只做一件事情,如果做A 事 15 分鐘,又去做B 事,再回來做A 事5分鐘,不能算作一個番茄鐘。了解了這個概念之后,我們該怎么做呢?
首先建立儀式感:① 鐘聲響起立馬做。②再次響起立馬停。③番茄鐘內只做一件事。④番茄鐘外只休息。⑤成功完成要表揚。
然后確定執行順序:①當日清單里面找;②根據前面講的二八原則和時間的四象限,來確定做事情的先后順序,慢慢地可以靠自己的直覺來;③完成番茄鐘打個 √,沒完成打 Х
注意要點:①培養榮譽感(建立激勵)。②番茄鐘內只做一件事情(提前做完就強化)。③被中斷就作廢一個番茄鐘。④被中斷就作廢一個番茄鐘。⑤盡量保護自己的番茄鐘不被打斷。
每天晚上回去就做每日簡要總結:
1、 完成了幾個番茄鐘
2、 失敗了幾個番茄鐘
3、 為啥番茄鐘失敗了
4、 會不會完成某些事情消耗的番茄鐘太多了,這件事情是本事很難呢?還是個人原因效率低?或者知識掌握得不夠到位?找到異常消耗,思考怎么在未來的時間做的好一些。
要有反饋有總結。就是刻意練習嘛, 我們的工作能力, 是時間管理的能力會在這種反饋與總結中, 慢慢提高噠。
彩蛋三:沉侵式工作法
我們來回想一下,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好像做的事又不是特別的多。而有些人卻好像能做好幾個人的事。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可能做事的效率低。那為什么會效率低呢?看看下面典型的三種工作狀況你們有沒有遇到過?
1、 經常被打斷
2、 總是不專注
3、 老是在交叉
中槍的人,默默面壁去。這三個問題總是會讓我們的工作效率下降。那怎么把這三個問題解決呢?那就要說到沉浸式工作法啦!
沉浸式工作法指的是當我們需要工作的時間,能夠迅速進入到高度專注的狀態,完全沉浸在工作里面,而且能夠堅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怎么做到這種沉浸式工作法呢?我們需要從四個方面去努力:環境、工具、身體、方法
?環境:是影響工作專注最重要的因素(我們需要盡自己的努力使周圍環境的通風性好,采光充足,整潔,低噪音)
?工具:可能有時候一些事情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那么我們需要借助于一些工具輔助達到目標。外部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我們可以改變內部環境。
比如噪音比較大的時候,可以使用防噪音耳塞。在淘寶搜索 3M1110 防噪音帶線耳塞。我記得這個很便宜,好像才 2 到 3 塊錢,軟軟的。可以壓縮后塞在耳朵里會慢慢膨脹,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當然如果你使用后,覺得這個還不能滿足你的需求,還有一種更牛的主動降噪耳塞(推薦的牌子是BOSE QuietComfort5@ 20 有源消噪耳機)比較便攜,但是這個就比較貴了,一千多塊的樣子。這個耳機一個神奇的地方就是它會接收噪音,然后發出和噪音完全相反的聲波。這個聲波和噪音聲波疊加在一起,結果是什么?你的世界徹底安靜了,真的基本上什么聲音都沒有了。所以你在坐飛機、高鐵也好,你戴上這個耳機會發現,這個世界都很安靜。不差錢的小伙伴兒可以試試。 第二個工具:白噪音軟件。其實我們無論是在工作還是休息,并不是說完全沒有任何聲音就是最好的狀態,有時候模仿的一些大自然的聲音,反而會讓我們感覺到愉悅,反而會讓我們的工作效率更高。但是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一直有這么多大自然的聲音。那么我們可以通過軟件模擬來實現,這種軟件叫做白噪音軟件。在這里呢給大家重點推薦潮汐這款軟件,可以搜索潮汐下載。當然這個也要按照自己個人的習慣來,你自己喜歡就用白噪音,你自己不喜歡就可以用之前說的降噪的工具,第三個工具:番茄鐘軟件,其實潮汐就可以充當番茄鐘。
?身體:要從身體方面努力
1、 基礎身體素質:跟你的體質以及是否運動,作息是否規律、營養狀況等有關, 這個只能慢慢調節。
2、 臨時身體狀態:我們可以稍微想一點辦法,在工作之前調整。
如何調節臨時身體狀態嘞,有 4 種做法比較簡單、有效。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熱水澡 、泡腳、運動 和 工作準備儀式。
?方法:最后一種,從方法去努力
1、儀式感:簡單清理工作區,打開臺燈調節亮度戴上降噪耳機, 播放白噪音,閉眼深呼吸,思考接下來要做的事的重要性。
這種儀式感使身體和精神形成一種暗示,暗示效果是非常強大的,從而形成你的本能。小伙伴們可以去試試,堅持半個月到一個月,你就發現其中的奧秘啦!
2、單線程聚焦:指的是一個時間段只做一件事。那么什么叫一個時間段呢?按照番茄鐘工作法和個人的情況,建議大家每25-35分鐘設計成一個時間塊。然后一定要強迫自己一個時間塊只做一件重要的事,因為并行工作反而會降低你的工作效率。
3、降低自我干擾
其實有時候我們覺得工作沒法專注,不是來自外界干擾,而是來自自己的干擾。比如說我們經常拿起手機看一下,然后我們會看看微信、刷刷微博、看看新聞等。這種社交媒體上癮癥幾乎成為影響我們效率最主要的一種因素了。所以,有效地降低自我干擾是一種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但是如果你自己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話,那就不是方法層面的問題啦,這就是人有沒有基本層面上自律的事了。
我們可以從低要求開始,比如說第一個月只要有一個番茄鐘,不看微信,刷微博等。
4、工作和溝通分塊處理
我們可以開站立會議。也就是每天上班的前 15 分鐘或者半個小時,團隊幾個人,大家站著不要坐下,為什么要站著呢?第一保持專注,第二防止會議開的時間過長。每個人簡單的說一下自己需要溝通的事,需要解決的問題,面臨哪些困難,需要哪些幫助。溝通完后,迅速達成各種溝通的共識。然后大家就回去工作。站會最重要的是把需要溝通的問題集中處理完,而不是一想到一點就去打斷別人的深度工作。非及時溝通,非重要的事最好不要用微信等及時溝通工具,用電子郵件、協同工作軟件或者項目管理的軟件,可以定期批量處理。重要的事直接過來面對面溝通。
5、自我暗示及自我獎勵
番茄鐘積累卡片,而卡片可以兌換小心愿。拿出一張A4 紙,畫上許多小格子,你每完成一個高度集中的番茄鐘的時候,就在里面打一個鉤。你攢夠 100 個番茄鐘,甚至是 200 個 1000 個番茄鐘,就獎勵自己一些東西。同時把一張張的A4 保存下來,那么以后回顧過去,也會感到自豪。通過這種自我暗示及自我獎勵和具有儀式感的自我表揚,會讓人容易產生很強的自信,很強的自豪感,以及看到自己實實在在的進步。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啦啦啦~~~給看到最后的你一點掌聲。樓樓打字不容易,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就請收藏點贊哦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相信大家能在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同時,把生活、學習、工作都能安排的非常好。2019年進入倒計時,2020年繼續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