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說自己是屬于智商中等,情商極高的人,和別人比也不是有特別大的優勢。他最大的優勢,在于復盤。復盤是他最主要的學習方式。
早年,柳傳志從計算機所出來,不知道活怎么干,有一個副所長叫張修。他叫柳傳志的經驗是,不知道怎么做時就把事放下,出去轉轉散散心,回來再干就好多了。這給他很大的啟示,我們經常被事情牽著走,在做事過程中不知不覺被引到另外一個方向,偏離了我們最初的方向。
早期創業時,在他的小辦公室,一上午接連有四五個人去找他說事懷,經常是前面一個人還沒把話講完,就被后面的人打斷了,看上去很忙。晚上回去把所有的事重新捋了一遍,。他發現自己被下面的人拽著跑,而且大家跟他講的事都跟賺錢活命無關。于是,他總結出自己道德要想明白到底要干什么 ,然后把事情分出輕重緩急。這個過程就叫復盤。
柳傳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平常習慣每隔一個月左右,靜下心來花5天左右的時間,把近來做的事情捋一遍,寫寫東西。
復盤作為一種個人學習和成長的方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怎么開始呢?
1、了解什么是復盤
”復盤“原是圍棋術語,本意是對弈者下完一盤棋之后,重新在棋盤上把對弈過程擺一遍,看目的地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
復盤的精髓,包含三個關鍵詞:親身經歷、過去、學習
001 親身經歷
我們人類的學習途徑與方式有很多,按照來源 ,可以分為從自己學習和向他人學習兩大類。從自己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復盤。自己過去經歷的事情是成人獲取信息、對信息進行加工與處理的主要途徑。
002 過去
組織學習大師彼得·圣吉曾講過,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試錯法“進行學習。成人最主要的學習來源仍是過去的絕對值,而復盤就是從自己過去的經驗進行學習的結構化方法。
003 學習
復盤的本質是從過去經驗中學習,從以往的經歷來獲得一些啟發、見解,提升自己的見識和能力。從而提高個人的有效行動能力。
2、復盤步驟
經過長期的實踐,聯想集團 在2011年提出了復盤的操作步驟,包括四個階段: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經驗。
001 回顧目標
復盤始于對預期目標的回顧,主要回答以下問題:
當初行動的意圖或目的是什么?
事件/行為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我們計劃怎么做?預先制定的計劃是什么?
事先設想要發生的事情是什么?
002 評估結果
明確了目標之后,就要回顧實際發生了什么?在這一步主要回答
實際上發生了什么事?
在什么情況?是怎么發生的?
與目標相比,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未達預期?
3、分析原因
這一步開始診斷,分析存在差異的原因。這個階段的目標是找出導致成功或失敗的根本原因。
實際狀態與預期有無差異?
如果有,為什么會發生這些差異?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我們沒有達預期目標?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果沒有,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復盤的核心價值包括兩個方面:鞏固成功與改正錯誤。深入探究成功的關鍵要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為什么會成功、哪些關鍵行為起了作用。成功了,多想想客觀因素;失敗了,多找找主觀原因。
4、總結經驗
復盤的核心目的在于從行動中學到經驗教訓,并將其付儲后續的改進。
這一步主要回答:
我們從過程中學到了什么新東西?
如果有人要進行同樣的行動,我會給他什么建議?
接下來我們該做什么?哪些是我們可直接行動的?哪些是其它層級才能處理的?
那如何判斷復盤的結論是否可靠呢?可以通過以下四個原則來判斷:
復盤的結論是否排除了偶發性因素?換句話說,我們所經歷的這些事件、分析得到的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
復盤的結論是指向人,還是指向一事?
復盤結論的得出,是否經過3次以上連貫追問”為什么“
是否有類似事件的復盤結果,可以進行交叉驗證?
復盤后,建議在考慮后續行動時,兼顧如下三個方面:
開始做什么:為了挽回損失 、改進當前項目/事件以及未來行動,可以開始做哪些事情。
繼續做什么:找出表現良好,需要保持下去的領域。
停止做什么:發現有些做法不當的或者失效了。
先賢告訴我們:”吾日三省吾身“,如果能夠持續地進行個人復盤,形成習慣,無疑會學習得更多、成長得更快。
參考書目:《復盤:把經驗轉化為能力》
我是Ameizeng,愿我的分享對你有用,安。
喜歡就點個贊唄,“?喜歡”,
鼓勵不花錢,你喜歡看,我就接著寫~~
看完還可以看
【職場 】職場不懂匯報 ,活該老板把你當老黃牛
【寫作】我是如何收集寫作素材的?
【健身】未來不知道有多遠,只管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