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匯美食系列-吐鐵
南匯人管它叫吐鐵,不叫黃泥螺。
南匯的海灘上,潮水退去以后,爬滿了吐鐵。然而南匯有很長的海岸線,如果你問一個南匯人,哪兒有黃泥螺,她會告訴你,超市里有,要多少有多少。
南匯人很大氣,她們種的小番茄,超市里寫著圣女果。她們的飯瓜,變成了灰姑娘的座駕,南瓜。所有土生土長的東西,一旦有名字,全然是另一個語言體系。就像自己養大的杜毛頭,出去就是建國、愛國、tom、John。
而她們依然在自己的母語體系里,過自己的小日子,詩意不在遠方,因為南匯已然是世界的遠方,本來有自己的詩意。
腌著海灘上挖的吐鐵,醉著石縫里的螃蜞。網起來的黃鱔、泥鰍和龍蝦。全是野生的。
一筐筐的西瓜,結結實實。
水蜜桃那個東西,那是賣給城里人的,誰要吃呢?那么弱的東西,忒牙齒老婆婆才吃。南匯人更喜歡晚點成熟的黃桃。結實,甜,實在。跟很多入秋以后成熟的水果一起,實力杠杠的,毫不遜色。
然而水蜜桃依然代言了南匯。
一種水果代言了一片土地,而一種語言確用三代的時間消亡了。曾經的母語,卻變成了oo后們的第二語言。
能不能學會已不重要,曾經把南匯話都為母語的80后父母,一樣無處言說。
南匯的海岸,很漂亮,帶上裝備,已然能拍出大片的感覺。這已經不是當年小時后的海灘了。小時候的海灘,需要走很多的蘆葦地,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你體力的盡頭,大概可以望到世界的盡頭。
2012版英國BBC的遠大前程,第一個鏡頭
就是一片滴水的蘆葦,接著一片陰沉的海域,海浪拍著巖石,雖是一個英式海岸的場景,卻看的淚目。大概海岸都差不多吧,好比思鄉的情懷都相似。
曾經走到蘆葦盡頭的孩子,在城市森林里,苦苦追尋的自己的遠大前程。
然而吐鐵一樣,退潮后,爬在沙灘上。一點點長大,在時間的光陰里。把自己變成了一種美味。
和姜蒜辣椒香菜黃酒一起醉倒在天涯。
而出走的80后,帶著更混蛋的oo后,回歸到這一片海灘、看不盡的海岸,落日長風,兩代之間,能找到的共鳴點,唯美食不負。
而秋風起,吐鐵正肥,捕獲的樂趣,意猶未盡,只想沿著海灘再走八百里,不問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