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加班至十點多些,臨走前向部門大領導(Mandy,公司副總裁,很年輕,也很隨和)發了一封申請訂購試劑和耗材的郵件,然后關電腦回家,路上看到Mandy發給的微信消息:還沒回家嗎?注意安全,早點走。頓時心生一股很大的力量,是因為領導的看見嗎?更多的是感受到自己很有力量,是覺得自己的主動,站出來,不是說而是做的方式,忙的沒有時間訂購部門所需的耗材,有點無意而為,然后收到Mandy的關心提醒。而加班忙碌的也是幫助同組一表現能力稍微差些、 做事情緒化抱怨的同事分擔工作,這也是她利用情緒化的方式通過不知情的沈博士把課題轉給我,讓我去做,對我甚至是一個人去干兩個人的活。
當初聊的時候,我很爽快的答應去做,而在事后承擔的時候,卻內心有些小抵觸和不平衡,感覺到自己的被動,她在拖累后續新課題的開展。感覺她也讓組長沈博士很被動,然后就和沈博士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我去做緊急的課題,推動進展。組內互相之間工作還是要相對獨立開。當時只是很理性地提出建議。沒想到他感覺情況不對,主動找我了解情況。然后我說出一直以來和同組同事的溝通問題,她的抱怨、負能量隨時都可以點燃,其實在大家看來也就是很小的事情,都是可以承擔很快解決的??匆娝呢撁娴摹⑶榫w化的應對問題的態度,我的本能回避與她的溝通,向組長一一反映問題。
如果沒有那天我主動地站出來表達建議,我的力量是被壓抑的,所以不舒服的時候選擇說出來,再承擔答應的工作,而有了更多的力量,包括后續連鎖反應:自己被大家都看見。也有了入職9個月以來,和兩外兩個同事的深談。也借此認識了其他面向的自己。
一直以來,遇到寥寥可數的朋友,會看到我的內心很有力量為,包括寫的文字,當初自己寫覺得一般,而被朋友看見,看見內心很有力量,過一段時間自己再去看,會覺得原來這么好,看見自己內心的力量,但好多時候是壓抑的,就像工作,會有被動的時候,也只是一味地去做,就做好組長安排的工作;就像生活,很少和別人侃侃而談自己擅長的事情,喜歡的事物,會覺得自己做的還都在表面,不值得分享,或說出來而沒有回應。
春分那天付費做了一個塔羅的牌卡解讀,通過牌,對方說感受到我的不容易和疲憊,給自己加了很多碼,心累。反觀自己,平時會有累的時候,但恢復很快,會關注喜歡的事物補充能量,會通過書寫的方式梳理那些不好的事情。很少抱怨,負面地處理事情,會選擇獨自承擔。有幾次旅行坐火車、高鐵或飛機,都要誤點,趕不上車,很緊急的狀況,而自己表現的依舊是很鎮靜,不慌不忙的應對,還沒出現計劃泡湯的狀況。像處理戀愛關系時,全然地愛上對方時,就投入進去,全然地付出,再后面溝通出現問題,看見對方的看不見,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做當下的事情。不索取,不改變對方,不問為什么,會感覺愛自己比愛對方更多。好像再糟糕的狀況,鎮靜、淡然處之已習以為常。就像看到喜歡的課程,學費甚至是兩個月的工資時,一開始稍微有些猶豫,但跑步時,可能腦子也活動開了,頭腦、內心都有個堅定的聲音,我要上這個課,想借此蛻變,逼自己一把,精進學習技能。就付費報名參加課程的學習。
另一方面,也看見自己的脆弱,無力感,會有自我設限,而在人生的諸多面向沒有很好的發展。會看見自己的問題,但也很容易放過自己,荒廢了時間,錯了很多機會。
因為自身問題一方面成就了力量,另一方面也讓自己不斷設限,深層次的自卑,深層次的脆弱的一面,有自我批判,有向外尋求關注的心,期待得到他人的肯定,期待同頻的連結。有很多好的想法,卻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少求助身邊的人,打不開,別人也進不來。沒有清晰的邊界,好多時候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中,不敢或不想清晰地說出內心的聲音。自我包裹,期待別人的肯定,卻不分享 敞開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