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跟我是同行,也可以說跟很多人都是同行,因為他涉足了各行各業。他自己本身是做煙酒類的生意,有一家100多平米的商行,但同時又插手裝潢、廣告、字畫、演藝,連倒賣肉食品都做過,或許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很顯然他不屬于那種因生活所迫必須想方設法賺錢的人,他帶給人的感覺是想要賺盡方方面面的錢。
例如,他做我們這一行,自己沒有相關的工作人員,接了類似的業務就得找我們這些同行幫忙。我們是定制類的商品,有時候商品本身的材料成本還不及制作時所花費的心思和人工,所以對只需要加工的同行和對外行的價格有明顯區別。
A不僅要花費我們的人工,其價格又只愿出加工的價,一次二次還無所謂,次數多了,同行們本著不得罪人的心理,借口“忙,人手不夠”開始相互推諉。
于是他幾乎跟我們業內所有的人都發生過往來,比較奇葩的是給他畫完圖后,從來沒聽他說過一句感謝的話,接觸過幾次后連好脾氣的青兒都翻著白眼控訴“這人吝嗇得連句謝謝都舍不得說,我們干嘛要如他所意呀?”
對他的行為其實我早有耳聞,但本著“不帶有色眼鏡看客戶”的心理,對他時不時要我們畫圖的要求沒有拒絕過。直到有一次家里來客人,老公做菜少一味材料,要我去一趟市場,在生鮮店前親眼看到他仗著自己倒賣過肉食品,知道肉類食品的底價,跟生鮮店的老板為了幾塊錢討價還價時我心生鄙夷“這人還真不是一般的摳門”。
更無語的還在后面,由于很少進市場,我找了幾圈都沒有看見老公要的那味材料,倒是在一個賣蔬菜的小攤前又看見A了,只見他拿著一把捆好的菜,打開后看到有少許焉了的葉子便放到一旁,又打開另一把菜,還是有焉了的,如此反反復復拆了四五把。攤主是位上了年齡的老人,見他這么挑剔就說便宜一點給他,原價5塊錢一把的,現在做3塊錢給他。
本來我覺得5塊錢那么一大把菜已經很便宜了,況且中午的菜不可能有早上那么新鮮,焉了一點很正常,但A不緊不慢,說了一長串“這個菜不新鮮啦,你看都有黃葉子了,沒人要了,你賣不完拿回去也是扔,做2塊錢一把給我吧,同意的話,我就拿一把”,老人家頓了頓,嘆了口氣嘟囔著“2塊就2塊吧,賣一把是一把”。
他咧開嘴得意的笑著,大概是覺得自己勝利了。看著他露出的金牙,我頓時覺得深深的厭惡,從此把他拉進客戶的黑名單。
一個人的貪心是要有度的,你不可能獨占這世上所有的好,為人處事從來不替別人考慮,生意買賣一點利潤都不給別人,任誰都不會想跟你做第二次生意,也沒有人會聽你差遣。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另一個客戶,能認識他是因為他女兒是我的顧客,他女兒說話很溫柔,時常來找我們做一些節日的賀卡,送給父母、長輩們的。按理送賀卡屬于少女們的小九九,值得說明的是他女兒目測應該在30+以上,還有一個可愛的寶寶,所以這應該是一個家庭的教養。
他則是本市一家賓館的老板,聽女兒說我們還不錯,所以相關的業務就放在我們這里。
第一次跟他做業務,只有一千多塊錢,按照慣例,我在結賬時直接把十位數的尾數抹零,但很奇怪,他一直推托,堅持不抹零還升到百位數,一個勁地說“你們辛苦了,這是你們應得的。”起初,我很不習慣,認為他是在裝闊。直到后來合作了好幾年,每次都如此,從來不少一分錢,每次還多給一些,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只好每逢做他的東西就盡量多花一些心思,考慮周全一些。遇到上級突擊檢查需要趕急做出來的,我們會通知全體員工通宵達旦毫無怨言加班加點給他趕制。
不錯,他出手闊綽,我才另眼相看,但更重要的是他會替別人著想,單是那句“你們辛苦了,這是你們應得的”就足以讓我們撲湯蹈火。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替別人著想,別人也會換位思考,還是那句話“你不可能獨占這世上所有的好”,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