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吃了好多野果啊。因為它很像寶石的樣子,小時候我都叫它“梅果”,它的真名叫“茅莓”,為薔薇科植物,落葉小灌木,多以藥用名薅田藨出現,以根或莖、葉入藥。果子味道又甜又澀,它的花期通常是5-6月,果期是在7-8月。
還有一種果,以前放假都到山上去摘野果,手指般大小,外形像葡萄,皮軟而厚,中間有甜而略酸的汁液,內有一顆帶細軟纖維包裹的種子。掰開后只能嘗嘗其果汁,然后把果核吐掉,“馬令公”不能多吃,吃多了舌頭會有像被刀割到一樣的痛感。解除痛感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含著它的葉子,疼痛才會逐漸減輕。以前有次我就是吃多了,難受好幾天。
在農村的孩子大概都吃過。有沒有成熟看其顏色便知,如果表皮完全變紫,那證明熟了!味道甜中夾點酸,吃多了舌頭和牙齒會染上了一層墨紫色。山坭可以養血,可以釀酒,還具補腎功能,不過不能吃多哦,會便秘。這個吃了真是滿嘴巴都是紫色的,大家有沒有吃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