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稱贊對方希望被稱贊的事。
別人較易忽略的優點,找出來贊美。 ?
每個人都有優點,更希望能被他人認同優點的傾向。稱贊對方優異的地方,他固然高興,若贊美他希望被贊美的(較不為人知)部分,那才真是搔到癢處!
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即“發現對方希望被贊美的那一部分”著實不易。然而,只要在平日用心的觀察,就可做到。
如果你特別喜歡某人,而想給對方好印象,成為知交,可于平日觀察他(她)有那些較不為人知的長處,有機會就稱贊對方希望被稱贊的地方。
六、當你要批評或糾正對方的缺點時,請先給予適度的贊美。
這種方式對一個自尊心強,好面子的人,比較不太難看,不會覺得好像被數落了沒面子。對方因此愿意接受你的批評、指導。
A.以往的指導方式:
詩佩,昨天那位客人的頭發你燙的是不錯,卷度都很均勻;但是,客人反應你的服務態度卻不好……(這是錯誤的)
B.現在的指導方式:
詩佩,昨天那位客人的頭發燙得很好,表現不賴技術功底越來越好。同時,對那般挑剔的客人,你能發揮平日對待客人的耐心去對待他,那你往后的進步真不可限量。好好加油,再耐心些更好。
先說這套贊美公式~
非要批評得先贊美的表達時,
記得不用"但是",要用"同時"。
但是,確記一點:(稱贊+糾正+稱贊)這種所謂三明治的方法最不可用,會讓對方無所適從,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
也因此無法達到贊美鼓舞的效用。
很多主管會犯這樣的錯。例如:你在技術上全公司是表現最好的一位。若是在服務方面,能加強一點,稍帶動一下就會更完美。其實大家都說你很棒,我只是隨口說說吧!
如此堆砌式的贊美,倒不如不說的好。
七、別為了某種目的或有求于對方,才贊美對方。
事件未完成之前何來贊美,適當的鼓勵與加油才是重要。
不要為了誘使受贊美者加倍努力,才施以贊美。如此,反而會造成對方被期待的壓力。
與其在事前說:希望你這次有更優異的表現,為公司爭光。
倒不如說:卯足全力,盡力去做吧!我們都會為你加油、打氣。
八、若有人值得我們贊美時,卻不贊美他,那是看不得別人好。
這樣做人是不是很虛偽呢?
中國人一向保守含蓄,吝嗇說出贊美對方的言詞。所以,直到現在我們還在學習:如何贊美別人。
一項比賽,別人表現的比我們好時,我們應該衷心贊美對方有此優異的表現,絕不要有酸葡萄心理作崇。畢竟別人的表現真的比我們好,能及時給予贊美以示我們泱泱大國的氣魄與豐度。同時,在心中勉勵期許自己:下次表現一定要比這一次更好。? ? ? ? ? ? ?
國外的運動比賽如百米短跑,當選手們抵達終點時,跑輸的或殿后的選手,不會因而坐在地上痛哭或奧惱,反而興沖沖的超前向冠軍者道賀。
這么做,才是一位運動家的風范。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學會這個能力呢。
九、“間接”贊美,比“直接”贊美更有效力。
這種形態的贊美,并沒有直接表達出來,但你所說的話與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卻有同等效力的暗示意味。
譬如你向一位女士請教,征求她的意見時,無疑地己間接告訴她,你重視她的判斷力。
再譬如向一位男士請教他的名字時,也就已間接地暗示他,你認為他是一個蠻重要的人物,滿足他被人尊重的感覺。
十、別把別人恭維你的話,再稱贊回去。
「我喜歡你那件橘色的套裝。」
「我也喜歡你這件衣服。」
這種為了回敬而回敬的贊美,讓人聽起來覺得只是純粹為應付而說的(敷衍了事的贊美),一點誠意也談不上。
十一、逢人減歲,遇物加價法。
有關美丑、高矮、胖瘦、年齡等皆由比較而來。就年齡來說,上年紀的人都希望自己外表,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諸如:
「王太太,您皮膚保養得這么光滑柔細,真是駐顏有術,看起來好年輕喔!我媽若見到你,一定羨慕死了。」
「陳太太,您的身材維持得這么好,跟你的女兒出門逛街,大家還以為你們是姐妹!」
就東西而言,對方便宜買進;然而,當他(她)詢問你,要你猜的時候,就是有點得意,炫耀的意味。
所以價格上,您在猜的時候要比實際上高出一些,讓對方覺得他并非貪圖便宜,且贊美他:
「您好有眼光,選上這么精致(漂亮、實用、大方)的東西。」(待續)
處處有學問,時時要學習!
留言有感知,互動有未來!
輸出有價值,閱讀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