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關鍵詞:疫情,居家辦公
2022年開年,好像就不太順利。我和孩子先是病了一場,第一次在生病中跨年;更不巧的是,1月9日我所在的城市天津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了。隨之而來的便可想而知了,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驗,正常的上班和交通受到了影響,
一、本周做了哪些事兒:
1.關于育兒:
孩子剛剛考完試疫情就爆發了,所以他就直接放假了。疫情的前一天我還帶他去看了場電影,逛了逛書店,吃了一頓薩莉亞。
放假之后孩子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每天都能完成學習任務,預習下學期的知識,練琴練字讀書,一樣也沒有耽誤。
而且孩子自己也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在家里竟自己主動要求幫我干活,雖然有時還有有些拖拉磨蹭,我還是應該看到更多他進步的地方,多表揚他,他就會越來越好。
2.關于工作
自1月9號疫情爆發以來,我們便開始了居家辦公。本以為很快能回到公司上班,結果這個念頭就被“6輪核酸檢測”的消息打消了,很有可能我們的居家辦公要持續到過年了。
要說居家辦公的好處是,沒有什么項目要做了,只是一些訂單的運營,工作內容要簡單得多,而且在家里相對還是比較安全和自在的。但是居家辦公的缺點也不少,在家辦公畢竟還是有很多不便之處,比如沒有人蓋章,不能寄文件,很多流程因為公司沒人或者是疫情影響無法進行。但是工作又不能耽誤了,所以這個情況就很尷尬。
領導那邊肯定要說,你不能耽誤工作!但實際情況是現在大家都被關在家里,公司根本就沒有人配合你做相應的流程,所以真的是很難。所以為了不耽誤業務,能自己干的只能自己去做,否則出了問題責任就是我的,我可不想擔這個責任。
這周主要糾結寄正本標書的事情,因為快遞都停了,標書寄不出去。本以為這個項目不得不放棄了,然后Liz讓發郵件說明情況并問問客戶能不能電子投,沒想到客戶竟然同意了。這個事情也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凡事沒有絕對,不管有沒有希望,都一定要試一試。
1月15號我去了趟公司,把該干的事情,該拷的資料都弄完了,這才覺得心里踏實多了。
3.關于學習生活
這兩周工作并不太忙,但是好像也沒有做太多其它的事情。
-聽完《這樣學習孩子會上癮》
-共讀完成《長安的荔枝》并寫完了一篇書評
-在讀《面紗》《讓每天都有跡可循的手帳》《大女生》,1月要讀完。
-聽了羅胖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總結金句,發布了一篇小紅書。
-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手帳模式-周記錄模式
-好好收拾了書柜!
一共就這些了。
我覺得在時間如此自由的情況之下,自己應該能完成更多的事情,所以我也需要計劃和反思,爭取把時間更好地利用起來。
二、本周成效如何?
1.成功日記:
-這兩周基本恢復了狀態,又回到那個元氣滿滿的自己了!
-共聽/讀完兩本書《長安的荔枝》和《這樣學習孩子會上癮》,很開心參加王小線的共讀,這是今年的新體驗,感覺很有意思,很喜歡看大家的批注,就好像看視頻時的彈幕,比內容更能引發思考。
-這次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手帳形式!
其實自從2022年起,我就計劃要恢復手帳,但是又找不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手帳格式。很有幸在小紅書上看到了一個手帳博主的內容,兼顧的功能和美觀,讓我一看到就愛上它了。
手帳的格式就是在左邊的一頁記錄每天的三件TO DO LIST,只有三件。然后右邊的頁面進行周總結。總結頁上面會做一些好看的拼貼。因為這個頁面并不大,裝飾起來沒有絲毫的壓力,所以真的是滿足了我既想記錄又想小小地發揮自己創意的愿望。
這個本子是我幾年前買的,但是一直沒有想好怎么用,今天終于派上了用場,真的是很開心!
2.失敗日記 :
讀書、寫作和學習的完成情況不太盡如人意,我覺得我需要給自己做一個詳細一點的規劃,每天按計劃實行,可以提高效率。
三、下周計劃及如何改進?
做一個相對詳細的計劃,把今年的目標,每個月和每周需要做的事情大概列一下,再根據自己能掌握的時間判斷可行性并做相應的調整。
今年初步的計劃是:1.清空書架上的書。2、做小紅書。3、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4、更新公眾號。計劃不能太多,太多了反而執行不了。
四、本周收獲及新知:
本周聽了羅胖的跨年演講,其中有幾句話讓我特別有感觸:
行就行。不行我再想想辦法。
處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常在于你如何解決別人的問題。-蘇世民
初心之外,還要用心。
也許宇宙中最反直覺的真理是,你給別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凱文·凱利
用明天一定會發生的事,再來倒推出今天馬上要做的事。
看到確定的未來,現在能做的,馬上做;能力不足的,馬上學。
如果某個未來一定會發生,那就先行進入那個未來,去等其他人。
目標清晰了,清單就變得短了。清單變短了,功夫就下得深了。
讓我們泰然自若,與自己的時代狹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