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彌兒》這本書,作為教育的經典著作與柏拉圖的《理想國》長期相提并論。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柏拉圖的《理想國》與盧梭的《愛彌兒》存在,那么即使是其他所有的教育文獻都消失了,教育學的理論和現實也不會收到影響。我所看的這本書的翻譯者認為對于現代人來說我們只需要擁有一部《愛彌兒》就足矣。
因為這本書的盛名和其教育經典的地位,雖然我讀的時候并不覺得有多么精彩和引人入勝但是我終歸還是用一段時間,堅持看完了。我不敢用啃字,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達到那樣的境界,也不配那樣的水平。
有的時候,讀書可能不能憑自己的口味那么任性,就好比選擇菜肴上有的時候要刻意吃點帶苦味的東西,對身體好。特意吃點帶腥味的東西,對身體好,又或則吃點補血的東西,對身體好。
這本書就是本著對“身體好“這樣的意圖讀完的。覺得不能完全吸納當中的精髓,也不能完全認同其中的觀點。但是有一些觀點我覺得確實如同大自然的規則與不可違反的規律一樣,震蕩了我的內心。
這種感覺讓我很認同康德說的盧梭是另外一個牛頓。牛頓揭示的是外在世界的規律和次序,而盧梭則是完成了人內在宇宙的科學,他發現了人的內在本性。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盧梭的消極教育。他指出在嬰兒出生起就該在他心靈周圍筑起一道圍墻。因為出自造物主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把人像花園中的樹木那樣照他喜愛的樣子弄得歪歪扭扭。因此自然人的培育不是積極的教育而是要阻止去做某些事,讓自然說話。這與我們國家的作家冰心提到的讓孩子像野草一樣生長的觀點不謀而合。
所謂消極教育就是設法避免環境的不良影響,讓自然說話,讓兒童自然成長的教育。消極教育不是給兒童養成品德而是防止兒童趨于邪惡。要實施這種教育就是要確保他周圍的一切適合他去看,去聽。中國歷史上孟母三遷的故事似乎可以認為是盧梭消極教育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大家得到共識的:父母言傳不如身教,這也是這種消極教育的運用。你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那自己就成為怎樣的人。
盧梭把愛彌兒帶到鄉村就是為了讓他不被城市的惡習影響。其實回顧自己童年的成長和其他人的成長,鄉村的自然環境以及與大自然親密無間的的接觸,玩沙,爬樹,逮鳥,看到小動物的繁衍生息,大自然為孩童提供的一切玩具,都讓孩子們無比開心。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描述她懷戀的童年時光,也是在大自然無比接近的鄉村中愉快度過的。她的智慧的莎莉文老師也是在大自然的情境中悄無聲息的把知識融入到海倫心里。從而讓一個盲人擁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我喜愛的作家熊培云提到,他之所以有強大的毅力是來源于童年時候在鄉村干農活的經歷。他描述一次搶收麥子還是稻谷,他看到那么巨大的一塊地,覺得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在他媽媽的鼓勵下,最終把那塊地上的莊稼都收割完了。之后他看到被自己收割的那么一大片莊稼感到無比的自豪,同時也為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增加了無比的信心和經歷。所以在以后的生活經歷中他因此而擁有比別人更強的毅力。
環視身邊的人,同一個層次和領域內的人,出身農村的孩子,普遍毅力要比城市出生孩子強,在生活規劃上,在克服困難上,在吃苦上都遠遠勝過城市出生的孩子。
可見盧梭的這種觀點是經得起時光的檢驗的。讓自然說話讓孩子在自然中成長是一件多么智慧的事。體驗可以得到說教不能達到的效果。最近的《變形記》此類節目不也是讓那些頑劣的城里孩子回到農村,避開了紛繁復雜的城市生活或則惡劣習氣。在鄉村生活的返璞歸真中讓這些頑劣的孩子轉變。
盧梭的另一個觀點是培養自由人。人的自由問題是盧梭關注和追求的核心,同時也是他的教育的最高目的。發出了不自由,毋寧死的吶喊,認為放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就是放棄人類的權利,就是放棄自己的義務,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取消了自己行為的一切道德性。盧梭認為的自由是什么呢?就是這個人知道怎么做人,在緊急關頭能對每個人盡本分,命運不會改變他的地位,他會讓自己一直保有自己應該的地位。盧梭的教育思想以人的自由為目的,把人的教育視為一個走向自由的過程。這也是當下的中國教育具有方向性和基礎性意義的指針。這與提倡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不謀而合。
之所以要發展個體自由,因為這是現代社會和現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性和現代化成長的基礎。所謂大國崛起,首先應該是自由人和自由人教育的崛起,同時也應該以此為目標。馬克思強調共產主義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盧梭的“童年的發現“對于我們這個少立大志,少年發奮的教育文化來說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少年老成和成年拒絕成年的現象就與我們的教育中漠視和扼殺童年有關。
盧梭在智育上強調:盡可能讓兒童從經驗中學習,盡可能讓兒童看到所學的用處,語言的學習不要超越兒童用來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不要讓他面臨超越其能力的問題。
在性格教育上強調;不要命令兒童更不要以威脅命令兒童,不要讓他認為可以隨意役使你,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才去幫助他。認可他以自我為中心,不要因此而責備他。不要懲罰他,讓他自己承受做錯事的后果。不要求他流露他不理解的感情,比如感恩。不要讓他成為你所希望的人而犧牲了他自己。盡可能的延遲性欲的出現,盡可能的延遲與性相關的激情的出現。
盧梭的這些思想,直到今天,依然有著重大的意義。這些觀點,如同牛頓幫助我們解釋了太陽為什么東升西落,水為什么流到低處一樣熠熠生輝。牛頓讓人類從匍匐在上帝腳下可以抬起頭來觀望這個世界,而盧梭在300年前給我們提到的這些教育觀點,直到今天同樣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
只不過我沒有能覆蓋盧梭在其他領域的思考所以在學習和探討他的教育思想時,不能準確的把握他的教育思考極其意義。
因此要讀的書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