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妙手、俗手”是圍棋的三個術語。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扎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一些初學者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造。一般來說,對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現妙手;否則,難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這題目出的,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貌似給了很大的空間,其實是把內容限制死了。本手作為基本功,本就是初學者要掌握的。正反你都寫了,如果不練基本功,只是追求妙手,難免出現俗手。道理你都講了,這作文怎么才能得到高分,孩子們太難了。用了一個圍棋的術語,唬人得很,還不是新瓶裝老醋,還是那一套。
“本手、妙手、俗手”是圍棋的三個術語。突然在我的面前出現了一盤棋,這不是黑白相間的圍棋子,也不是縱橫交錯的圍棋盤,而是那喊殺震天,旌旗飄搖的戰場。
話說漢末在長江赤壁展開了一幕大戲,一場真人秀正在上演。對于赤壁之戰,曹操、周瑜、諸葛亮分別在不同的場景下,下著一盤又一盤棋,讓人蕩氣回腸,心馳神往。
說到下棋,套用“妙手”之說,很多人立刻會想到孔明。“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甚至為了說動東吳抗曹的“舌戰群儒”,巧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驚醒周郎,無不處處體現諸葛亮的智慧。
而“俗手”呢?一下子,我們的眼前冒出了蔣干那張滑稽的臉。第一次“蔣干盜書”折損了蔡茂張允。第二次,引薦龐統,給了龐統獻上“連環鎖船”之計的機會。看著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是蔣干下的嗎?不是,其實是曹丞相這個大大的水戰新手所為。
在赤壁,真正抄子對戰的人,是周瑜和曹操。曹操作為北方的軍事家,對于統帥陸軍很有一套。他手下的大將也都是馬背上的將軍。而反觀周瑜,鄱陽湖練兵三江口布陣,都是東吳水軍大都督的手筆。這就好像兩個不同棋力的人在下棋,基本功很重要,一定要練好“本手”。
周瑜手下的甘寧,是錦帆賊出身,使得一手好船。這才使得周瑜大都督有底氣,坐著他扎的彩船近距離探勘曹操的水上大營。而曹操在收了荊州的降將后總是懷疑他們的忠誠,以至于一點蛛絲馬跡就要了水軍統領的性命。這一回合曹操輸了。
并且在漫天的大火映襯下,曹操這個水戰新手徹底輸了。他非但沒有好好聽從謀士的提醒,反倒是認為自己下了一招“妙手”,采納龐統的建議,把戰船用鐵鏈固定在一起,如路平地,在上面騎馬撒歡,好不暢快。對于自己不熟悉的環境和技能,真的要小心謹慎,萬不可冒進。曹操的軍事才能,文化水平在別的地方是高人一等的,可是在長江上,在赤壁下,被證明被判為“差評”。
周瑜大都督下好自己的“本手”之余,連出“妙手”利用蔣干,妙用黃蓋,巧納孔明。所以赤壁之戰,這場對弈,精彩絕倫地向我們展現了“本手”、“妙手”“俗手”之功效。那我們應該如何呢,在學習了這種思路后,對于新的技能和機會,我們一定要苦練基本功,爭取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