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開題報告
?(2020-04-30 17:48:02)
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
開題報告 規劃辦編號:HMXX2020001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書在人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圖書館是書香校園的核心陣地,是師生的第二課堂,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小學校圖書館宣言》宣告:中小學圖書館是保證學校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項必不可少的事業,是保證學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條件,也是整個圖書館事業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與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學校圖書館育人功能更加突出,學校圖書館應與學科教師合作,加快現代化管理步伐,使學校圖書館的環境更加開放優化,管理制度更加科學合理,書目更加豐富多樣,課程建設更有規范體系。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教育的推進,兒童閱讀的不斷深入,學校提出了課題《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旨在通過對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進一步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和學校文化建設,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在豐富多彩的圖書館課程活動中自由地體悟、自主地交流、自然地展示,提高的學生閱讀寫作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學校圖書館課程
《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中明確指出:“組織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包括圖書和圖書館知識介紹、工具書使用方法、圖書的選擇和讀書方法以及讀書衛生知識等方面的指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閱讀指導課并納入教學計劃。”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必須教學生讀書,教他在讀書的同時認識自己,教他從書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書籍的世界里。”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符合時代與教育的需求,結合國家、地方、校本課程,注重課程建設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緊密聯系課程內容與生活與時代的關系,指向對具體閱讀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引導,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
實踐研究主要是實踐行為而非理論推演,研究目的是實踐進步而非理論總結。具體到本課題中,是指進一步探索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價值意義和方法策略。通過建設圖書館課程,建立資源豐富、組織完善、制度明晰的學校圖書館,重構獨具創意、豐富多樣、指向未來的閱讀課程,指導師生開展各類目標明確、注重創新、富有實效的閱讀活動,通過課內外聯結、學科融合、階梯式上升的閱讀實踐來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及終身學習能力。
三、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現狀述評及研究意義
1.世界上許多重視基礎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國家,都很重視中小學圖書館課程建設,很多國家通過立法和頒布標準來保證其發展。在這個數字技術與新媒介日新月異的時代,許多發達國家的中小學圖書館改為“知識傳播媒體中心”或“教學資料中心”“知識資源中心”,收藏和服務的范圍更加廣泛,便于利用多樣的資料因材施教,為學生獨立閱讀、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2.學校圖書館具有資源集中、閱讀方便的優勢,是學生自主學習、閱讀的中心,并且便于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閱讀活動,同時集體閱讀形成的氛圍也有助于增強和穩定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校圖書館管理員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管理員,而應該是圖書館課程研發、實施的主角。圖書館課程實現深度整合,共建共享是一個全新的廣闊領域,但不久的將來一定能成為現實。
3.當下,全民閱讀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把閱讀納入課程,不僅要保證課程的時間,還要保證課程的質量。為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相關要求,許多重視閱讀的教育專家、學者提出以閱讀為中心的“大語文”和“大閱讀”理論,探討圖書館閱讀課程的銜接與整合,實施與評價,意在營造一個充滿書香氣的校園環境,構建師生閱讀新格局,使師生在閱讀中不斷得到發展。
4.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需要我們提高圖書館資源的管理和應用研究,提出圖書館課程多元化發展新模式,給師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帶領學生跳出課本教材,接觸自然社會,參加閱讀實踐活動,汲取各種信息、知識,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自主、研究學習,閱讀的主體地位,關注兒童生命成長。
5.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腹有詩書氣自華”,圖書館閱讀課程實踐可以改變當下學生閱讀質量低下、缺少良好閱讀習慣的現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優良品德,熏陶氣質,提高語文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四、研究的目標、內容與重點
研究目標:
1.充分了解圖書館課程的特性,多角度分析、思考,深入挖掘其教育內涵及深層意義,結合各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為兒童提供多元的圖書館功能,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活動氛圍,延伸現代智能化圖書館理念,使得圖書館空間更加開放,信息更加快捷,資源更加豐富,聯結世界與未來。
2.立足國家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通過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引導師生研發科學嚴謹、獨具魅力的圖書館課程,通過常態化的圖書館閱讀教學,閱讀活動,讓閱讀融入兒童的生活,涵養兒童的生命,使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開闊視野,激發創造能力,更提高欣賞、表達、溝通、分享的綜合素養。
研究內容:
1.專業引領,探索前沿豐盈的圖書館理念
構建圖書館課程組織機構,規劃圖書館課程研發體系,培養圖書館課程種子教師,重構、完善圖書館課程管理理念。
2.鼓勵共享,構建多元開放的圖書館環境
精心設計整潔雅致,現代人文的學校圖書館外部、內部環境文化,并延伸至樓道書吧,教室圖書館,制作圖書館兒童閱讀手冊,有序組織階梯閱讀,讓書香溢滿校園。
3.潛心探索,研發兒童本位的圖書館課程
晨誦、午讀、暮省課程,學科閱讀課程,作家進校園課程,英語繪本課程,博物館課程、研學課程……用多種形式的圖書館課程讓兒童展開無窮的想象,相互分享,不斷學習,在愛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4.不斷創造,開展明亮多彩的課程活動
滿天星閱讀節、世界文化節、金薔薇戲劇節、英語故事節……用豐富多彩,新鮮動感的閱讀活動,播種閱讀的種子,靜待花開,用閱讀活動守護兒童唯一的童年,給兒童最好的教育。
五、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1.研究的思路、過程:
調查在該課題研究之初的圖書館課程建設的現狀、師生閱讀情況以及對研究過程中、研究之后的狀況進行詳細跟蹤調查,為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事實性依據。學習研究教育理論書籍、報刊雜志以及網絡下載的相關資料等。在圖書館課程建設研究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邊歸納,邊總結,形成有鮮明個性、富有實效的課程案例。積極做好課題的理論、實踐的經驗總結,注重過程與結果的雙翼齊飛。
2.研究方法:
(1)調查法:通過現場查看、翻閱資料、走訪座談、觀摩教學與活動、發放問卷、采集數據等,了解目前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教師圖書館閱讀教學、兒童閱讀中的矛盾、困惑及憂慮等,我們將通過這種研究方法對“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可操作性進行論證。
(2)文獻研究法:采用文獻檢索手段,從有關書籍、報刊、文獻中收集有關資料,主要為有關學校圖書館現代發展趨勢、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兒童閱讀活動的組織、兒童閱讀策略、兒童閱讀的心理過程、兒童閱讀能力測評、閱讀對兒童生命成長的意義等文獻資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案例分析法:教育案例是對教育活動中具有典型意義的,能夠反映教育某些內在規律或某些教育思想、原理的具體教育事件的描述、總結分析,它通常是課堂內、活動中真實的故事,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實記錄。通過對圖書館課程建設及活動開展的相關“真實記錄”進行分析研究,尋找規律或產生問題的根源,進而尋求解決問題或改進工作的方法,并為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做好鋪墊。注意研究兒童個體、群體進行圖書館閱讀課程開展的發展現狀,運用典型解剖的方法,抽取其中的經驗與原理,為本課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論與實踐支撐。
(4)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在相關教育理論的指導,按照科學研究的程序,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思維加工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我們將把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結為一體,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不斷打造更加優秀、科學、創新的圖書館課程,提升圖書館課程的實踐品質。
六、主要觀點與可能的創新之處
俄羅斯當代著名作家帕烏斯托夫斯基在《金薔薇》一文中這樣說過:“一如老清潔工旨在祝愿蘇珊娜幸福而鑄就金薔薇那樣,我們的創作旨在讓大地美麗。”推廣兒童閱讀就是做一件讓世界美麗的事情。我們用閱讀點亮兒童成長的星空,為兒童成長鍛鑄美麗金薔薇。我們以新校園的搬遷為契機,以學校楠楠圖書館為陣地,以少兒閱讀中心為引領,積極探索學校圖書館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我們旨在用適合各年級兒童的圖書館課程,營造一個奇妙有趣的書香校園。用書籍點亮智慧,以閱讀追求卓越,讓師生的心靈與生命在書香之中流連,在方寸之間流彩!從圖書館閱讀課程的研發到圖書館創意教學展示,從圖書館外部文化環境的布置到圖書館內部書籍的階梯式分類設計、推薦;從師生、親子共讀共演到學生進班級講述故事;從圖書館課程文化講壇和班級、年級漂流到學校閱讀節、金薔薇戲劇節、英語故事節的開展,用精彩紛呈的圖書館閱讀課程及閱讀活動給兒童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引領兒童快樂成長,為兒童終身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七、預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稱 成果形式 完成時間 負責人
階段成果(限5項) 市級閱讀教學研討會公開課、觀摩課 教學錄像 2020.6 黃玉娟
編印課程設計和案例反思集 課程案例集 2020.9 張麗娟
市級以上論文評比、發表,編印論文集 論文案例集 2020.10 陸曉楓
市級以上圖書館課程建設活動與展示 活動錄像 2020.11 張麗華
市級以上圖書館課程建設報告、講座等 活動錄像 2021.3 陳一丹
最終成果(限3項) 結題報告,在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 書面報告 2020.12 黃玉娟
研究方案、結題報告,參加課題研究教師的課程案例集,經驗總結和科研論文集 資料匯編 2021.3 陸曉楓
市級以上圖書館課程建設報告、講座等 活動錄像 2021.2 張 穎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一)課題實施步驟設計
1.準備階段(2020年3月~2020年4月)
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申報工作,確定課題組成員及分工,進行理論資料的準備和已有經驗的總結。起草“課題實施方案”及具體研究計劃,并請相關專家對方案進行論證。
2.實施階段(2020年5月~2020年12月)
由課題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關研究項目的規劃,組織老師分期開展理論積累、實踐研究等活動,注重及時收集課題研究的資料并加以整理和分析,對圖書館課程的基本規律、基本特征進行闡述,并積累優秀圖書館課程閱讀、教學、活動案例及論文等。
3.總結階段(2020年12月~2021年4月)
課題組對本課題研究的過程及資料進行系統分析,由黃玉娟、張麗娟等形成課題總結報告,張麗華、張穎、陸曉楓等人將研究結果匯編成集,為推廣經驗和后續研究奠定基礎。
(二)課題研究可行性分析
1.參研團隊精干
我校為“文化語文”實驗基地學校,我校校長祝禧女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文化語文研究所所長,長期進行小學語文及閱讀教學研究,本課題的主持人黃玉娟為海門市學科帶頭人(語文),參與課題研究的張麗娟老師為學校少兒閱讀中心主任,曾獲省級“杏壇杯”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二等獎。有多篇讀書隨筆、教學論文發表于省市級刊物。張穎老師為海門市“童詩”名師工作室成員,兒童閱讀推廣教師,曾在海門市新教育閱讀推廣活動中執教公開課,做閱讀講座。張麗華老師為海門市優秀班主任,在海門市弘謇杯語文教學競賽中獲二等獎,撰寫的語文案例發表在《小學教學設計》。陳一丹老師熱愛閱讀教學,有多篇論文發表于省級刊物。陸曉楓老師為學校楠楠圖書館管理員,有較高的信息管理與資料整理能力。學校青年教師均熱愛閱讀、樂于圖書館閱讀課程的實踐與研究。這樣一支研究型、高素養的教師為本項課題研究提供了人員保證。
2.研究條件成熟
海門中南國際小學創辦于2011年3月,是經海門市教育局批準,由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巨資興建的一所全日制民辦小學。建校以來,學校以培養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中國公民為目標,努力追求“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想境界,憑借先進的教育理念、現代化的教育設施、獨具特色的課程設置和高素質的師資團隊,在長江北岸用心編織一座孩子們心馳神往的“巴學園”。在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師生用熱情和智慧共同創造了一幅美麗生動的教育畫卷。學校先后被評為海門市優秀民辦單位,海門市民辦教育機構誠信單位,南通市民辦教育機構4A級單位,“南通市中小學教師全員遠程培訓項目”先進學校,江蘇省優秀民辦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 , 2019“閱讀改變中國”年度書香校園入圍學校。
2018年9月,學校搬進新校區,我們致力建設“三棵樹”。第一棵“自然之樹”,校園內外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第二棵“愛心樹”,我們的師生用微笑讓自己“天天過有進步的生活”。第三棵就是“長滿書的大樹”,我們致力把學校建成“圖書館”,把教室變成“閱覽室”,讓校園處處飄滿書香,人人喜歡讀書。精心建設楠楠圖書館。采用適合兒童的、開放式的書架,敞開懷抱,讓每個孩子都能與書相伴,孩子們或坐、或躺、或臥、或立,用最舒適的狀態在書海中徜徉。圖書館為各班制定閱讀課表,保證每個班級都能擁有高質量的閱讀時間與空間。有專職老師和圖書管理員負責圖書館事務,也有圖書館媽媽、圖書館小館長等一起參與管理、上課、組織活動。我們也邀請成尚榮、張文質、李慶明、王笑君、唐鐵生、馮衛東等眾多專家、學者來校做書香校園建設指導,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科研水平,為我們開展此課題研究創造了條件。
3.各項保障完善
(1)組織保障:學校建立健全課題研究的實施網絡,全面運籌、調控課題研究的運作,為課題研究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2)時間保障:學校將嚴格按課題研究的時間部署,保證課題研究的充裕時間,認真做好課題的開題、中期論證與結題,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確保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3)經費保障:我校為江蘇省優秀民辦學校,是中南教育集團所屬的中南東洲國際學校小學部,課題啟動后學校將在經費上予以全力支持與保證,學校將創造一切條件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圓滿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