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事件:
兒子學校星期六有圖書館閱讀活動,就是只要家長愿意,就可以帶孩子到學校圖書館進行免費閱讀。圖書館里有各種各樣的適合小朋友閱讀的經典精美繪本,心里特別感謝兒子學校的校長,記得開學時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校長的演講主題是<讓閱讀滋養兒童生命>,那時就知道學校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對圖書館進行建設和完善,很是感恩。我覺得這個圖書館超級方便,一方面離家比較近(兒子學校離我家步行大約需要10分鐘左右的路程),另一方面繪本擺放比較集中。吃過早飯,我和兒子一起出門去學校,剛下樓發現兒子的閱讀存折(是進出圖書館的一張憑證,同時也在上面記錄每次閱讀的時間)忘記帶了,于是我們又上樓拿閱讀存折。而當我們快到學校時,我又發現兒子額頭上都是汗水,我用手摸一下他的后背也是汗水,我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兒子大吼,其實心里的想法是擔心圖書館有空調會讓兒子受涼,而我自己又沒有幫兒子帶汗巾,于是開始責怪兒子:“你自己出汗不知道把衣服脫掉(他穿兩件衣服),到圖書館有空調會受涼感冒”。吼完兩聲后,立馬帶兒子回家換衣服,當覺知到自己的情緒時,負面情緒很快消失。當我們再次返回來到圖書館時,已經是上午10點鐘。
1. 成人心態:
善于運用現有資源,懂得感恩,有愛會付出,不限于情緒,解決問題,靈活調整自己的心態,看到、接受和尊重事實并想辦法解決問題;
2. 小孩心態:
有要求和標準,有預設和期待,有掌控心,情緒化;
3. Nlp理解六層次(成人心態vs小孩心態):
環境:
我和兒子一起去學校圖書館看書 VS 和兒子去學校圖書館看書 ;
行為:
? 看到當下的事實,學會接受,并想辦法解決問題,不預設任何期待VS 當眼下的事實不符合我的要求和標準時就會起情緒(兒子額頭和后背上全是汗水),對兒子有期待,有預設;
能力:
溝通交流能力,傾聽能力,情緒管理能力 VS 溝通交流能力,情緒管理能力;
信念價值觀:
相信自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學會看到和接受當下的事實,成為一個情緒平和的人,同時相信兒子 VS 兒子不懂得照顧好自己;
身份:
我是一個懂得反思自己,看到事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人 VS 是一個愛指責和抱怨,情緒化的人;
系統:
生活中充滿美好和幸福 VS 生活中有很多麻煩 ;
4. 自我評價體系:
經由這件事和兒子的互動,感覺到自己陷入情緒的時間短,在事中會立刻覺知到自己的情緒,然后看到當下的事實,并想辦法去解決當下的問題。看到、接受和想辦法解決問題是我要努力的方向,繼續提高自己的覺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