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
1、提出治療建議,設定目標
2、從發(fā)展的角度理解來訪者的需求
3、發(fā)展治療策略,預期來訪者將會對治療做出什么樣的反應(移情)
4、建構有意義的干預方法
5、幫助來訪者建立內在一致的自我描述
如何理解意識之外的那一部分想法呢?
1、認真傾聽來訪者所說的話,從中找到能夠指導我們接近潛意識內容的線索。
2、對來訪者的話做出反應。
3、進行干預,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
我們不一定知道接下來要做什么,我們只是跟隨來訪者的帶領。
但是,跟隨來訪者的帶領并不意味著在治療時我們沒有地圖,地圖就是我們的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
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了解來訪者問題的起源和間題模式、他的個人成長史、他為什么以及如何出現(xiàn)了目前的狀況。
是否分享假設,取決于治療策略和干預方法。
當來訪者善于自我反省,并且能夠考慮他們無意識想法的來源和所產生的影響時,分享所構建的個案假設可能是有益的;
當來訪者缺乏自我反省時,最好私下里運用所構建的個案假設。
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幫助我們解釋人們是怎樣,并且為什么按照他們呈現(xiàn)出的那種方式去表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