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走路的速度

像走路一樣的速度是怎樣的。輕松的、平淡的?還是漫步似的、哲學似的?而生活中,我們卻經常像在打仗,連計劃中的一本書可能都是在最后期限日的鐵道上讀完的,更別提那些沒有及時交待的人和事。

? ? ? ? ? ? ? ? ? ? ? ? ? ? ? ? ? 01服喪

? ?姥姥去世了。

? ?在奔喪的路上我在想,靈堂里對著她老人家要不要默默說點什么,畢竟我還是對另外一個世界充滿敬畏的,如果真的存在,也希望能好好告別。

? ?比如:

? ?姥姥,你一生足夠勇敢堅強,敬佩您對家人和生活的死心塌地,堅韌不催。

? ?姥姥,謝謝您對我們每個孫輩、重孫輩的疼愛,在我的眼里,你就是電視劇大家族里有名望的太奶奶。

? ?姥姥,你生活的年代真苦,老來也都停不下手腳,計較自己花得每分錢,卻對子孫從不吝嗇,如果有另外一個世界,希望在那里你的起點是國泰民安、富貴皆有。

? ?……

? ?然而,當真正跪下磕頭的那瞬,嘴里只蹦出“姥姥,外孫媳來送你了”。

? ?生時可以說很多話,死時能說的話真的很少了。

? ?現在想來,為什么當時說不出其他的話呢,為什么就單單這一句呢?大概這句表示的是對生命歸宿的接受卻不想接受吧。知道我們都逃不過這一天,所以應坦然接受,但是卻萬分不舍,希望能多陪伴一段旅程,所以要“送”。

? ?是枝裕和在“關于喪”中說到,人在服喪時,也可以具有創造力。我的理解是,人在服喪期間(grief work)體會到的不單單是悲痛,還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

? ?雖然悲傷,但生活依然有開心,雖然開心,卻夾雜著悲傷。

? ? ? ? ? ? ? ? ? ? ? ? ? ? ? ?02母親

? ?姥姥沒來得及過今年的母親節,我的兒子現在還不會叫媽媽,所以我也過不上。婆婆因為照顧我兒子,年后回來就沒有時間探望姥姥,姥姥突然走了,想必婆婆內心是有遺憾的,即使是我,都覺得對不住她們母女。

? ?是枝裕和在“母親的背影”中提及,“沒能為母親做些什么”——電影《步履不停》就始于這股悔恨,所以我反而強烈地想把它拍成一部明朗的電影,不是講述母親走向死亡的過程,而是擷取她生命中的瞬間,并把家族記憶中的陰翳收藏進這一刻,就像最后一次目送母親的背影那樣。

過一日/少一日/與你的時間/夏至將至

與母親的緣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突然結束,這段緣分很特別,一旦斬斷,我們只有最后歸處,而無來處。姥姥在進搶救室前對小姨說,這次可能真的要把你們扳了,我也舍不得你們,我走了,你們就沒娘了。

? ?是枝裕和想把電影《步履不停》拍成“啊,母親就在那里”,不想給人帶來哭泣,而是盡可能地讓人歡笑。

? ?與母親一起歡笑。


? ? ? ? ? ? ? ? ? ? ? ? 03孩子的教育

? ?母親這個身份是有很多相似點的,懷孕的時候想著他出生的樣子,撫養的時候想著他長大的樣子,教育他的時候想著該用什么方式和理念。

? ?最近上海幼升小的硝煙漫布朋友圈,各種關于學區房的分析、關于快樂教育與虎媽式教育的權衡。

? ?中國近年的教育,向來只重視成績的高低,即使興趣的培養都充滿功利心,卻很少考慮到人格的塑造、自信心的培養。這與我們國家的發展狀態息息相關,一方面我們衣食住行得到極大程度地滿足,但是文化理念、思維習慣并沒有擺脫物質匱乏年代的影響。

? ?加拿大的教育做得還是不錯的。入讀一個學校不是非要買房不可,租房或者借宿的家庭都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去心儀的學校上學;公立教育系統的學校占有資源較均等;對于年紀尚小的孩子,并不提倡競爭,關注孩子本人的成長。對于在成績單和排名中長大的我們還真是不習慣,因為他們更加關注孩子自身的成長,滲透著對每個孩子不同時間和狀況的包容與尊重,“Everyone is special”。

? ?我有想過,不要讓兒子過早地學會“弱肉強食”和“叢林法則”,而是讓他學會尊重他人、與人相處,尋找到生活的樂趣,但是又擔心他成不了“精英”,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收營員、搬運工,我是否會不留遺憾。

? ?《有如走路的速度》似乎讓我對兒子的期許化成徐徐的風,就像海子的詩:

你來人間一趟

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一切作品和感情都蘊含在世界之中,焦急的是我們的心。埋頭趕路的人生,真的忽略了很多好風景。關于孩子的教育還是用《猶如走路的速度》書評結束吧:有天真爛漫的童趣,有年華老去的追憶,有相濡以沫的溫情,還有對生活本真的堅持。

? ?有如走路的速度,漫步人生風景,一次遇見,一段旅途,都是下部作品的積累,然而我們步履不停,控制不了地匆匆奔跑,無非是要的太多,抑或活在他人眼光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