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剛剛完成《把時間當作朋友》的第一篇讀書筆記,這也是我這么多年來第一次寫讀書筆記。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就是寫出來遠遠比單純的看書思考的更多,同時也記得更牢,以前我也有看書閱讀的習慣,但是那些都只是單純的看,這種形式下大腦沒有足夠的思考,自然很難把書中的精髓融入自己的思維,而且遺忘的很快,想回憶起遺忘的內容又不得不去再看一遍,這樣反倒消耗了更多的時間,所以我決定繼續寫下去,特別是像《把時間當作朋友》這類值得精度的書籍。
這次我完成了第0章和第1章的閱讀。所以我也把這兩章的標題作為這次讀書筆記的題目,那就是對這兩章最完美的總結“困境”和“醒悟”。
1、突破“困境”
在第0篇,李笑來老師主要總結了包括我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面對的“困境”,首先的一點就是類似“拖延癥”的問題,很多人都有這類問題,當然也包括我,這類人有一個通病,對于一件任務不到最后時刻“堅決”不去做,即便去做了也會被外界環境的各種事情左右,等拖到最后時刻了,小宇宙爆發,運轉自己的“洪荒之力”把它完成。當然,這種模式完成任務的實際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對于這種情況,網上有很多所謂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像什么“番茄工作法”、“設定最后期限”等等,當然我也看了不少,對于自身的問題自然也有負罪感,總是暗下決心“下次一定改”,總是把自己的未來狀態想的過于“美好”,結果做出來遠沒有想出來容易,自然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是一樣的。
其次李笑來老師指出了那些“既勤奮又懶惰”的那些人“勤奮”是指那些人有“危機意識”愿意為自己的改變去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類人有很“懶惰”,因為他們把心思始終放在尋找捷徑上,妄想著“不費出灰之力”實現自己的目標,還美名其曰“提高效率”,這有一種像《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那樣,從一個身體孱弱的少年在偶然得到《九陽真經》后瞬間成為一等一的高手的感覺,這類人不能說沒有,要知道張無忌有一個好師爺—張三豐,還有個很牛的義父—謝遜,而且白眉鷹王是他家親戚,整個明教都是他的后臺,但這樣的人在整個《倚天屠龍記》里也就他一個。說到這我想李笑來老師想強調的是想讓自己成長起來沒有問題,有上進心是好事,但在思維上一定不要“懶惰”,要以實際出發,面對困境,自己要有具體的解決方案,千萬不要想著走捷徑,否則思維模式出錯了再怎么努力也無濟于事,有榜樣作參考可以,如果想完全照搬走“捷徑”而自己又不動腦思考如何化解自己的壓力,這樣就成了李笑來老師說的“既勤奮又懶惰的人”。
最后,在本章李笑來老師重點強調了這些問題的重點“我們無法有效管理時間”。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往往把重點放在“時間”上,有一種過于強調客觀因素的感覺,這種思維模式下人們往往很難在自身尋找問題,就像李笑來老師說的“時間不可管理”,的確,一天時間就24個小時,無論怎么樣時間就是在流逝怎么“管理”都是24小時,所以李笑來老師強調“問題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但這對大多數人來說,說出來很容易,理解意思也不難,難點在于把這種觀念貫徹到我們的思維模式中,從而指引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就像李笑來老師說的“人們很難接受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左的信息或觀念”,就像當年關于地球是不是圓的這個問題,在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之前有很多人都不相信,甚至有很多人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解決問題的核心也在這一點上,就像李笑來老師說的“必須開啟心智,看清楚,想明白:問題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思維的方向要正確,再就是在實踐上如李笑來老師所說“一切都靠積累”,當然在積累的過程中還需要你在思維上對新思想的包容和與自己原有思維的融會貫通,這樣,時間才會是你的朋友,否則時間就是你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