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直活到
我能夠歷數前生,
你能夠與我一同笑看,
所以
死與你我從不相干。
? ? ? ? ? ? ? ? ? ? ? ? ? ? ? ? ? ? ? ——史鐵生《永在》
《我與地壇》,記錄史鐵生在地壇中度過最艱難的歲月,在地壇中歷數前生,成就了他的地壇。很多年后,我有幸讀到,也愛上了他筆下的地壇,在他的地壇中徜徉,經歷著他的經歷,感動著他的感動,這算得上是我與鐵生的地壇吧。
我愛史鐵生,并不因為他或殘缺或病痛的悲慘身世,而是真真實實的他筆下的文字或文字背后那意志彌堅的靈魂。我想作為讀者,這是我致于他的最崇高的尊重和最純粹的喜歡。
熱愛文字的人都明白,了解一個人的經歷一定要去看他的文章,字里行間都是他的故事,最深刻的感悟從來只有經歷過。所以,作家的身世從不需要專一去了解。這本書除了收錄《我與地壇》一文外,還輯錄多篇散文、隨筆,這些已足以在我心中勾勒出鐵生其人了。
鐵生,似乎在起名時就昭示著他超乎常人的堅韌,或是似鋼鐵般堅強地生活,或是經過一番鍛鋼煉鐵后的書生,總之是要擁有鋼筋鐵骨罷了。事實證明,確乎如此,上帝賜予你非凡的、鋼鐵般堅毅的靈魂似乎就是為了,有一天,在健康的肉體倒塌時,撐起生命的重量。他做到了,在二十歲因病忽然不良于行,直到再也站不起來之時。命運與他來講是不公的,可是那又怎樣,誰說坐著不能照樣笑看世界?或許看得更美好更全面。誰說扶輪不能問路?或許走得更踏實更豐富。誰說鋼鐵般一定是強健體魄?或許心志強大更能了悟人生。當然,他笑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有過逃避,有過憤恨,但最終以強者的姿態出現在命運面前,雖然他再也站不起來。可以說,或許他永遠戰勝不了命運,但他從未被命運戰勝。
尼采說:“要愛命運”,愛命運才是至愛的境界。“愛命運”既是要愛上帝——上帝創造無限種命運,要是你碰上一種不可心,你就恨他嗎?“愛命運”也是要愛眾生——設若那一種不可心的命運輪到了別人,你就會松一口氣嗎?因此,收起抱怨,接受命運。
他說:“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日子,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這句話是我最為喜歡的諸多中的一句。這樣的生死觀令我敬佩。若是有一天我面對死亡也這般坦然,也就不枉活這一場了。
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
神,你認識嗎?其實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精神。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唯有乞靈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們信仰什么,都是我們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導。中華民族只要我們的文化存在一天,我們的信仰就堅挺我們的軀體,誰能說我們沒有信仰?我們的鐵生是有信仰的,他信仰的是生命的價值和力量。
還有值得討論的生活。凡高曾說:“經歷生活”,分明在暗示:這一處陌生的地方,不過是心魂之旅中的一處景觀,一次際遇,未來的路途依舊漫長,我與鐵生的地壇的故事依舊無限。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