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人解讀
1、作家韓少功: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我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恒,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里寬厚地微笑。史鐵生去世了,不少人都在哀悼:他是最純粹的寫作者,其想象力與思辨力代表了我們當代文學所能達到的高度。而他沿著懸崖行走,一次次以生命的名義對抗死亡卷土重來的生命奇跡,留給人們更多生活的勇氣。
“文化英雄”:用苦難提升人們的生命意識
2、上海市作協主席王安憶:“用生命書寫生命”“史鐵生的意義在于代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理想。”
3、(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福民:史鐵生以自己的苦難為我們這些健全人背負了“生與死”的沉重答案,他用自己的苦難提升了大家對生命的認識,而我們沒有任何成本地享受了他所達到的精神高度。在這個意義上,史鐵生堪稱當代文化英雄。
4、(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文藝評論家)胡平:史鐵生是中國當代作家中較早具有生命意識的一位,他審視自己的存在,審視人類的存在,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張力。正因如此,他的著作里包含著關于這個世界的諸多秘密。文學是生命的洞悉,他的所有著作都與膚淺無關。
“偉大生命”:不能走遠路卻有更遼闊的心
5、蔣子丹: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
6、賈平凹:鐵生對生命的解讀,對宗教精神的闡釋,對文學和自然的感悟,構成了真正的哲學。
他幻想腳踩在軟軟的草地上的感覺,踢一顆路邊的石子的感覺。
7、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能在過去五年間每年都與鐵生見面,是我的榮幸。鐵生是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一個真正堅持精神高度的寫作者,淳厚,坦然,誠樸,有尊嚴。他那么多年坐在輪椅上,卻比很多能夠站立的人看得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遠的路,卻比很多游走四方的人擁有更遼闊的心。在這個不輕言“偉大”的時代,鐵生也無愧于“偉大的生命”這樣的評價。無論是作為人,還是作為作家,他對中國文學而言都是有著非凡重量的寶貴財富。他個人和文學作品的深厚價值,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充分地彰顯出來。
8、作家陸天明:史鐵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他的人生非??部?,年輕時雙腿癱瘓,后來又患上了尿毒癥。盡管如此,他對生活、對文學、對他人、對自己、對世界一直都抱著一種虔誠的心態,他可以說是一代人當中少有的真誠的人。他選擇了文學,在需要靠腎透析來維持生命的幾十年里,堅持寫作。他的文字特別雋永,那是沉靜的力量。這份虔誠、沉靜、思索的文學精神,在當下社會尤其可貴,我們不應忘記他,也不可能會忘記他。
9、評論家李星:他的作品是這個時代最純粹的精神財富。
10、批評家李敬澤:他為中國作家立下了精神標桿。
11、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我們因為他的人品而記住了他的作品,也從他的作品看到他的人品。一部精品,是作品質量和作家品格的統一。史鐵生告訴我們,優秀的文學作品僅用心血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抱著‘用生命書寫’的態度,才能不辜負人民對作家的期待。我們每年都會產生不少億萬富翁的作家,可究竟有多少作品能流芳百世?浮躁與喧囂讓人們需要冷靜、需要安靜、需要純凈。史鐵生的一生為我們愈發浮躁的社會提供了令人珍視的精神向度。
12、作家遲子建說:史鐵生留下的不只是他的作品,更是他人格的力量。我覺得他思想的重量,跟任何一個作家比都不遜色,沒人能取代他。
13、劉恒:他的人生經歷和文學經歷是一個傳奇。他的思考用他獨有而深邃的文筆表達出來,將不僅僅是文學的財富,也必將成為民族的重要精神財富。我們哀悼他的離去,并祝愿他的靈魂在持久而廣泛的閱讀和思念中得到永生!
史鐵生留給世人“戒絕浮躁”的精神
二、讀者書評
1、讀者“妮”: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很喜歡。
2、讀者“簡樂”:《我與地壇》由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著。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與母親的后悔,對于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
3、讀者“風風”:《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為寄托自己情感與發泄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回,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4、讀者“小豆子”:史先生對于人生的感悟,讓人深思。他的那些有深度的想法,配以流暢細膩的文字,是一種很好很難得的閱讀體驗。
5、讀者“上善若水”:史鐵生的代表作,身殘志堅。他用殘缺的軀體書寫了飽滿的靈魂,獻給生命的一曲贊歌。
6、讀者“彩鉛馬克想回家”:偉大的母愛與關懷。還有就是,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記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所有關于地壇的想象,都來自史鐵生。
7、讀者"Sylvia":從地壇里悟出來的生死之道,很質樸的語言,很喜歡這樣的人,勇敢,堅強,包容自己原來的乖戾。
三、經典語錄
1、我什么都沒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放。
2、我常以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3、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
4、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的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并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5、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
6、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散烈烈朝暉之時。
7、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小貼士】:本集完,下集見,作者QQ/微信:72637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