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好像大家在工作一段時間后,都會萌生“跳槽”的念頭,當然很多人是因為錢少、不開心才想到了跳槽。在往期的職場分享里,我一再強調,千萬不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而沖動跳槽。
畢竟每個人的職場黃金期有限,沖動的跳槽決定往往會讓人偏離了上升的通道,甚至阻礙了自我的發展。
但理性跳槽是必須的。根據研究數據表明,初次跳槽的年齡有愈來愈小的趨勢,而且在同一家公司待到2-3年的時候,正是最容易跳槽的時候。
在當今社會,很難找到能讓你待一輩子的企業了,為了你的職業發展更為順遂,我們應當在合適的時候,果斷跳槽。
一、工作多年,各方面沒有明顯變化
當你在同一個崗位上干了3年以上,能力、薪酬、工作性質都沒有明顯變化的時候,你就要考慮主動跳槽。
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你自身原因,也就是你是否安于現狀、原地踏步,沒有做出比較好的成績。二是公司的原因,公司認可了你的能力,但一直不給你晉升,連漲薪都不愿意主動提。
如果是個人的原因,你需要警醒。每一年都有一批新人涌進來,3年過去了,也許新人都已經取代你了,而你卻還做著3年前一模一樣的工作。
如果是公司的原因,那就果斷炒了公司。因為3年的時間,足夠你完全體會到工作的全貌并完整體現你的能力,如果沒有任何的變化,離開尋求其它平臺勝過畫地為牢。
二、所在公司停滯不前
前面說的是你個人沒有明顯變化的時候,你要考慮主動跳槽,同理,如果公司多年沒有進步的時候,你也要考慮離開。
員工和公司就是一個陣營的事,公司發展的好,員工拿到的獎金福利就越多、上升空間就越通暢。如果公司沒有意識到外界環境的明顯變化,依舊用老一套來應對的話,長此以往,淘汰是必然之事,例如之前的柯達和諾基亞。
畢竟現在的市場很殘酷,不進則退。如果公司多年來不論年度目標、發展戰略都基本一個樣,后面還沒有靠山撐腰的時候,你真的要好好想想它還能給你提供多久的飯碗。
三、外界有更好的趨勢機遇
選擇遠比努力重要。我之前聽過這么一個故事,一個人在摩托羅拉工作多年,后來等到公司不太行把他裁掉的時候,他才重新在用人市場上尋求工作機會,但頻頻碰壁。他的朋友不解,覺得很奇怪,畢竟有大企業的工作履歷傍身,為什么會沒有人要呢?結果這個人說,因為原先自己做的工作太細致了,他只會做那一塊兒的工作,現在市場上崗位的要求他已經達不到了。
這就是忽視了外界更好的趨勢、機遇的教訓。很多人待在大型的公司容易沾沾自喜,因為這類公司進入的門檻相對較高,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一旦入職后,就容易思想固化、安于現狀,導致錯過了外界的利好趨勢。
對有能力有想法的人們而言,不能順勢而為是很可惜的。首先要明白,行業間的差異是很大的。同樣是銷售,農產品銷售的利潤和房地產銷售的利潤差別是很多的。即使你做的是基礎性工作,如一名普通文員,在新興行業還是傳統行業,收入和視野差異都非常大。
所以,身為一名職場人,你應當有環境敏感度。當你察覺到外界有更好的趨勢和機遇,而你自身有一定能力的時候,不妨勇敢一跳。如果你還保有觀望心理,那至少在你的公司開始裁員時,不論你是否在名單內,你都必須考慮離開。因為誰知道,什么時候會輪到你呢?
四、價值觀不相符
我在給別人做職業咨詢問答的時候,我肯定會測試下對方的職業價值觀。價值觀聽起來挺虛的東西,但在你的工作選擇中卻舉足輕重。
例如,你的價值觀之一就是經濟報酬,但很遺憾,你所在的公司并不能給你客觀的經濟報酬,那么你每天來上班基本都會郁郁寡歡,因為你想要的東西一直得不到啊。反之,如果你的價值觀是舒適環境,而你的公司有你喜歡的工作氛圍,即便你錢拿的少了,你也挺開心的。
所以個人的價值觀和公司的價值觀能相符才有一直共存亡的可能。公司的價值觀體現在企業文化、企業制度等方面。例如公司注重的是產能還是人際的默契和諧,公司為了利益是否丟失了誠信之類的都屬于它的價值觀。
一旦價值觀和你個人的不相符,你就可以離開了。畢竟其它都能將就,但價值觀還真的沒法將就。
—END—
相關內容分享: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發送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bingo_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