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應該是兩個月前的事情了。
可是,如今我卻如何也想不起來,是何等緣由讓我把這本書收入囊中。
自從作了媽媽,記憶力就時而罷工時而怠工,上一秒想的這個事情,轉身下一秒就變成另外一個事情了,然后上一個事情突然不知在哪一秒又嚇你一跳,讓你在瞬間抓狂并對現在的自己捶胸頓足,明明是靠腦吃飯的,現在也都是豆腐腦了。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應該是在一周內心急火燎讀完的,不為別的,只想早早的推薦給身邊的媽媽們。不讀完最后一頁,便沒有底氣說它是本好書。
這本書是三位美國教育專家寫給天下父母的心靈成長課程。
書中涵蓋了孩子各個年齡段在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父母在面對這些問題、處理問題時出現的誤區。
因為作者多年來一直都在服務于家庭,所以恍惚中總會在文中的某些例子里找到你或孩子的影子。
作者認為,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出于害怕。正是父母心中的這些怕與愛,讓家庭教育陷入誤區。
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時代憧憬的父母,把幼年自己渴望擁有的東西“奉獻”給現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是在滿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們的需求。
再如,大多數父母一門心思地指導子女、教授他們技能、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親子關系最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與孩子們共享快樂的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作者一直都在做個案咨詢和心理輔導,他們發現,所有來輔導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困在“問題童年”中無法自拔。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延續著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并呈現出不同的父母模式。
他們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時,還沉浸在以往的歲月中,過去那些未被滿足的種種需求以及所受過的傷害,都在糾纏著他們。由于受過冷落、遭遇過家暴或者經歷過痛苦,這些父母在成長的道路上突然停滯下來,所以他們教育自己的方式與其說是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如說是在治療過去留下的傷痕。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的孩子可能面對的是一個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母親,有的孩子整天和情緒低落的父親生活在一起,有的孩子總是遭他人排斥而交不到朋友。有一天,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做了父母,每當下一代沖他們大聲嚷嚷的時候,過去的記憶立刻被喚醒,于是他們本能的做出情緒化的反應,不大會顧及當時的實際情況。
為人父母的過程往往會激活或喚醒自己過去生活中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曾經遭受的傷害,而一旦發生類似的情況,作家長的就會跟一個孩子似的,帶著孩子的眼光、感情和思維方式去為人處世。
父母下意識的認為,如果自己采取自己選擇的教育方式,就可以保護孩子免受潛在的傷害。這種教育方式催生了5種特別的家長類型。
彼得潘式的家長
彼得潘式的父母,他們永遠都不愿長大,好玩是他們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他們希望別人熱愛自己,喜歡大家跟自己一起享受快樂的時光,他們可以大膽的帶領孩子嘗試新事物,但卻沒有勇氣和孩子一起長大。要知道孩子不僅僅需要玩伴,更需要人生的引領。
藥方:勇敢 勇敢面對自己父母的身份 勇敢的面對需要引導的孩子
直升機式的家長
直升機式的父母總是對孩子充滿焦慮,這樣的家長母親居多。因為幼年時期可怕的經歷讓她們揮之不去,所以對自己的孩子過度呵護,使孩子免受自己曾經面對的痛苦。
藥方:信任 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潮人式的家長
潮人式的父母追求“酷”,凡事都要“先知先覺”,他們認為做了父母后不一定非得放棄生活的創意,并不意味著一定按照傳統按部就班的生活。這些父母關注自己勝于關注孩子,他們穿著打扮、言談舉止和孩子一模一樣,孩子和父母傻傻分不清楚,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遇到身份危機,并缺乏安全感。逐漸長大的孩子們盼望著得到父母的幫助,期待和父母們一道去探索未來。
藥方:樹立父母意識
Copy型家長
這一類型的父母往往下意識地將子女的童年看成自己童年的延續。這些父母看待孩子通常有兩種方式:要么將養育子女的過程看作是難得的機會,可以讓他們糾正自己成長歷程中曾經犯過的錯誤,要么就只是將孩子們看作是“子承父業”的人選而已。
藥方:一家人,成員各自獨立,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無痛型家長
無痛型父母的特點是麻木不仁。因為童年經歷過巨大的痛苦,令他們害怕痛苦還會卷土重來,所以他們努力讓自己遠離痛苦,也讓自己遠離仁愛。無痛型的父親會拒絕與孩子的親密接觸,無痛型的母親不允許孩子任何形式的軟弱。他們害怕并拒絕因孩子而回到過去、卻一直沒有過去的痛苦。
藥方:直面過去、人生有苦有樂、做個性情中人
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家長,TA的童年經歷都在悄無聲息、不知不覺的影響著TA的工作、生活、父母模式。所以,要解決子女的問題,得先解決父母的問題。
作了父母,才知道自己童年的力量,才不得不正視那些悄悄的留在生命里記憶模糊的傷痕。
也許,《透析童年》會給你一條路徑,在你循路返回時,請彎腰擁抱那個一臉懵懂、不知所措的孩子,告訴TA: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并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會讓你受傷;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肯定會做的更好。放下童年,讓自己長大成人吧。
這本書應該算是我的伯樂或者說是靈感之源。讀過之后,有些想法久久縈繞不去,也在不斷燒腦中淬煉出帥媽手記的雛形。
通過遇見孩子,讓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有了更好的自己,才會給孩子留下沒有傷痕的童年。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和關注,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