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六年級老師來到一年級
? ? 2019年1月13日,星期天,我在家里整理期末資料。一個學期就這樣過去,回想一個學期的屢戰屢敗,一個學期的心酸苦澀,不禁感慨萬千。也許,自己能在親朋好友的驚詫與不安中堅持下來,就是內心深處總是堅信這群猴娃們是能快快獨立起來的。
2018年10月8日,花了一年時間“看看世界有多大”的神游之后,再次與老東家結緣,接的是一個一年級班級。接班前,學校領導和交接班的老師們都給我打氣,讓我信心滿滿。不是嗎,我喜歡講故事,娃們愛聽故事,只要隨便調出幾個故事就一定能把這群小萌娃迷個七葷八素的,接下來嗎,還不是令行禁止,叫東不敢西?如此一來,本“猴王”威風八面是指日可待啊。
但,這群萌娃沒有按套路出招,我的地盤狼煙四起。
【他們隨時隨地都會哭個昏天暗地】
我們班住宿部有個入學以來每天必哭的男孩子,原因只有一個——想媽媽,無論誰用什么方法哄都沒用。為了找到解決的辦法,接班半個月沒到,我就前后寫了四篇隨筆,共8000多字。每一篇的結尾,都是我忐忑不安的問老天: 什么時候,他能時時刻刻帶著笑容在學校開開心心地學習和生活呢?莫非,上帝將哭娃的心鎖鑰匙悄悄送給了我?白云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小哭娃?明天,又是新的一周,等待我的會是什么呢?
更令人頭痛的是,他的哭在我們班起了“蝴蝶效應”:
有天,正看著小哭娃無可奈何的時候,來了一個一臉傷感的小女孩,嘴巴張開的時候眼淚也掉下來了:“玉老師,我想媽媽了!”“哦,不哭不哭,你是寄宿的,今天星期三,星期五媽媽就來接你回家了!”
宣布下課后,在講臺整理東西,來了一個小可愛,眼睛亮亮的,聲音又嫩又甜:“玉老師——”童真需要呵護,我趕快綻開一個笑臉:“怎么啦?”小可愛畫風一變:“我想哭!”“哦,不哭不哭,你哪里不舒服啦?”“媽媽出差兩天了,我想媽媽!哇——”哭了。
某天,早餐時間,正在風卷殘云的速度進行時,類似于女中音歌唱家的渾厚哭聲從飯堂門口傳來,一看,是我們班的小菡,正由一位高年級老師牽著走進來,老師一邊走一邊大聲問:“這是哪個班的孩子?”“我的!我的!”邊回答邊一陣小跑過去:“怎么啦?怎么啦?”回答我的是一串緊似一串的“嗚嗚”聲。趕緊聯系家長,原來是媽媽今天出差,孩子不能送機。
正在布置作業,一陣排山倒海的哭聲伴隨著急促跺地板的聲音驟然響起。別慌,只是一個小女孩的作業登記本找不到了。但是,也別不當一回事兒,因為她的這一哭整整持續了四節課,直到放學前,發現登記本就夾在課本中,才破涕為笑,雀躍著離校。
語文課堂上,隨班就讀的那個男生躡手躡腳地走上講臺,伸出指頭:“老師,疼!嗚——” “哦哦哦,不哭不哭,你是抓癢癢的時候不小心自己撓破皮了吧?很快就好了!”這話一出,全班哄堂大笑,好不容易維持好的課堂秩序再次大亂……
【他們隨時隨地都在說個沒完沒了】
我們班的娃們永遠有說不完的話,各種天南海北,各種奇思妙想,各種爭強好勝等等。
接班的第一節課,課前教室里絕對的“人聲鼎沸”。我邁進教室接近半分鐘,他們就當做沒見人般,依然有說有笑的。于是我用最大的音量發出指令:“請安靜!”“請坐好!”“請把筆放下!” “請把課本拿出來!”……娃們充耳不聞,繼續津津樂道他們的每一個新發現、新想法、新體會……“不要講話!”好像講得更兇了!也不知道那一節課是怎么結束的。
第二節課,上課鈴響后急中生智,大喊一聲:“班長在哪里?”跑上來一個小男孩,威嚴下令:“請做好課前準備,趴下!”教室里居然瞬間鴉雀無聲。時不可失,機不再來,趁著萌娃們沒有反應過來,我快速亮出了當天要學的新內容,話音剛落,娃們就七嘴八舌鬧開了:“我會讀!”“我也會讀!幼兒園就學過了!”“我在幼兒園也學過了!”......“安靜!安靜!”我聲嘶力竭地喊著,可是, 45張嘴巴發出的高分貝聲音快速把我半沙啞的聲音給淹沒了。
課堂如此,早餐和午餐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吃著說著,說著吃著,耳邊都是高分貝的類似飛機起飛的嗡嗡聲。午睡呢,他們也精力無限,從頭到腳都在舞動著,嘴巴在說著。提醒或者批評?對不起,幾十個孩子,此起彼伏,沒完沒了。罰站?不怕,剛好來個超嗨版的個人街舞秀給你看。拍照給家長看?不怕不怕,擺個酷酷的pose任你拍。
【他們隨時隨地在鬧個翻天覆地】
一年級的孩子對安全毫無意識,偏偏我們班教室的四周,都是瘋跑的優質場地。
于是,10月份,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領導或同事們送來三五個面紅耳赤、滿頭汗水、哼哧哼哧直喘的萌娃;課間,在走廊上扭打一團的,十有八九是我們班的;經常在兩棟教學樓間的連廊上來個一連串的橫躺式360度快速前滾翻的那個微胖女生,也是我們班的;課堂上,上著上著,會莫名響起一陣笑聲或者一陣歌聲的,甚至會離開座位來一小段自創勁舞的,是來自一個我們班對學習毫無感覺的小男孩。他的整個知識架構是10個左右的漢字,作業也好,測驗也罷,他會輪流使用這10個漢字填滿每一個空格,不管是要求組詞還是要求排列還是要求填寫序號甚至是選擇題,都基本上是輪流使用這10個字……
面對這樣的一群萌娃,課上課下我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與他們斗智斗勇,遇到急事還得雙腳呼呼生風趕去救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于是乎,每天下班后,都覺得自己只剩下了一具空殼。長此以往,人將不人,班將不班啊。于是,一番觀察幾番思考之后,我開始了“道”與“魔”的較量,每天上班前都在暗暗祈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力求快、穩、準、狠地制服這群小魔王般的萌娃。
一、背熟口訣,一招制敵
首先,向前輩們請教。前輩們說,高年級可以講道理,用眼神示意,但一年級必須用口訣指揮。口訣?什么口訣啊?小楊老師給我傳授口訣,并耐心地教我怎么用。又一次混亂不堪的時候,我大喊一聲:“小嘴巴——”下面齊刷刷回答:“不說話!”再來一聲“小眼睛——”他們接上“看老師——”教室就這樣奇跡般地安靜下來了。授課過程中,需要從寫到讀的切換時,我又用了口訣:“鉛筆鉛筆請回家——”萌娃們又是齊刷刷的“凹槽凹槽是它家”之后坐得端端正正的。集隊前來一句“請你跟我這樣做——”他們會邊說“我就跟你這樣做”邊收回張牙舞爪的小怪獸模樣;集隊時來兩聲“一年(3)班聽口令”,隊伍就能安靜且整齊。嘿,真神奇了!
二、種上莊稼,擠走雜草
有智者說過:要讓田里不長草,唯一辦法就是在地里種滿莊稼。教育兒童其實也和“要想地里不長草,就要種滿莊稼”的道理是一樣的。要想兒童能夠適時發展他們的能力,讓好的學習本領能夠延續下去,則需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在這個環境中用美好的,積極正向的成長體驗去占據他們的身心。于是,我啟動了班級“種莊稼”行動——
首先,我成立了班級圖書角,引導孩子們利用碎片時間看書,慢慢地把在走廊追跑的孩子給吸引回來了;
接著,用“愛”來給班級樹立榜樣,好人好事,我會總結為是“愛班級”,還特意用了一整節課來開主題班會——《我愛一(3)班》;
再者,我找了三個朗讀好、膽子大的領讀員,規定他們“有人就有讀書聲”,早讀前鬧哄哄的混亂場景終于慢慢消失了。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種莊稼確實有效,但老師的精力畢竟有限,難以事必躬親。從一接班開始,我就逐步培養班干部,一件一件事情地手把手教。
收發作業。一聲令下,學習小組的組長們風一般地前后奔忙,終于拿到了作業,盡管上下顛倒、頁碼錯亂,但終于不用我親自動手了。其它的,課后再耐下心來慢慢教吧。
分發報紙。我把報紙分發給組長后不久,講臺上就堆滿了被退回的報紙,孩子們說是多出來的。我定睛一看:天哪,一份報紙是兩張,可我的娃娃們手上的報紙卻都只有一張,而且各不相同。好吧,我輸了!繼續新一輪的耐下心來手把手教吧。
管理午睡。我們班的被子被特許放在睡室旁的小房間內。娃們每天進去拿被子久久不出來,不是找不到被子,而是在里面滾做一堆地玩啊鬧啊的。老師進里面管吧,睡墊上的人又趁機玩疊羅漢,險象環生,大熱天驚出我一身又一身的冷汗。最后,我委托家委會買來10條繩子,由小組長捆好放好,還規定,非組長不得進入小房間。同時,要求男女組長合作,女生負責拿被子,男生負責放被子,大大減少了進房間的人數。就這樣,午睡的安全隱患終于解決了。
接下來,繼續指導就餐組長、晚托組長、早操隊長、圖書管理員……
組長們做事情漸漸有了思路了。盡管就餐時仍是七嘴八舌的,但起碼不是飛機起飛的轟鳴聲了;盡管午休被子還是捆得胖胖的,但已經開始有一捆一捆的樣子了;盡管圖書架上的書還是亂七八糟的,但起碼有人記得要擺放整齊了;早操隊伍還是沒有站成整齊的兩條線,但在七拐八彎毫無規則的邊角地帶,能因地制宜地站出6個隊列,我也非常滿足了……
四、小小老師,大顯神威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如果連課堂陣地都把守不了,將會失去所有的領地。但,一年級的課堂豈是我想守就能守的呢?一個星期下來,前輩們秘傳的妙招紛紛宣告失敗。因為,當我宣布獎勵的時候,他們全都秒變成“五好學生”,可是等我獎勵結束之后,他們又秒變成“混世小魔王”。更要命的是,我從教25年來,幾乎沒寫過正楷字。有一天,突然想,反正我說了他們也不聽,那就讓他們教我寫吧。于是,我對娃們說,我是高年級的老師,不會寫低年級的字,需要聰明的小老師教我寫字。他們當即紛紛表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小老師!
于是,需要學習生字書寫時,我就用充滿期待的語調發問:“我的小老師在哪里?”而他們,都會馬上響亮地認真地齊聲回答:“在這里!在這里!”
就這樣,語文課上,我們慢慢有了默契:萌娃們教會我寫好一個字之后,我們師生就馬上展開書寫比賽,我在黑板寫,他們在本子上寫。
課堂就這樣漸漸地有模有樣了,這群萌娃還迷上了這樣的模式,經常說:“老師,我太喜歡這樣寫作業了!”同時,在這樣的方式下,他們的字寫得又快又好。
五、相信孩子,是劑良方
有教育家曾指出,教育的奧秘就在于堅信孩子“能行”。而我,習慣了高年級孩子的獨立之后,更是巴不得用揠苗助長的方式讓孩子們獨立起來,但我知道這需要等待教育契機的出現。
有一次早餐,女生小涵不小心把粥潑到了自己身上之后,就在原地苦著一張臉站著等我幫忙處理。我給她提了三個要求:擦凈衣物,重打早餐,打掃地板。
又一次早餐,一個男孩把米粉打翻了,我讓他去問問小涵怎么處理。
再一次早餐,我離開的三五分鐘時間,兩個小猴娃又一不小心打潑了早餐。等我回到座位時,只見兩個猴娃已經在分工協作:一個重打早餐,一個掃地擦桌。而且,班級沒有任何起哄圍觀,萌娃們已經見慣不怪了。
不知不覺中,一(3)班的萌娃們和我形成了一種默契,遇到問題自己先想辦法解決。而他們,也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能干了。
校運會后,我利用班會進行總結。為了營造儀式感,我找來班里的兩名小畫師幫我裝飾黑板。同時,找來3個孩子幫我整理圖書、分發報紙和各種通知。教導處阮主任路過,驚訝地說:“喲,你已經有這么厲害的幫手啦?”
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早讀下課,我帶著孩子們往飯堂走去,班長在前面帶隊,我在后面逐個碎碎念:“小軍能跟著前面同學走,90分!”“小雅能安安靜靜地走,100分!”“小軒東張西望不看路,60分!”......隨著小尾巴們到一樓的時候,遇到了黃校長。我提醒孩子們向校長問好。黃校長很懂得賞識孩子們,說:“一(3)班的小朋友真棒,不但有禮貌,隊伍還很安靜、很整齊!”哈,我的萌娃們,終于也有安靜和整齊的時候啦!可喜可賀啊!
但是,我很清醒,一(3)班和其它同年級的幾個班相比,各方面都還有不小的距離。所以,兩千多年前,屈原就預感到今天的我需要他的鼓勵——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