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書摘要:
管理是長期修煉的結果,我們都在夢想與平衡之間精進,唯有找好方法,找到做對事情的捷徑,才能助理我們成就更好的人生。
二、金句/語錄:
1.精力管理是長期修煉的結果
2.習慣養成也是降低能耗的關鍵所在,習慣才是高效的基礎
3.充電,可以從力量、耐力、靈活性和恢復力這四個維度來理解;耗電,就是控制自己每天、每時、每刻的情緒釋放;蓄電的本質是一個人的習慣。
4.理想的創業人生應該是追求從0到1,去做自己既喜歡又能賺錢(或有價值)的事
5.你需要把最旺盛的精力分配給那些最有益于實現你人生理想的事。
6.強撐不是可持續發展的人生狀態,唯有找到內心的夢想,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才能每天開心地擁抱美好的生活。
7.一旦樹立人生目標,你就不會迷茫,否則人生就如身處迷霧之中,渾渾噩噩。
8.體能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是適應萬事萬物的能力。
9.很多人掌握一個名詞的含義,但他們實際上只掌握了“自己理解的那個意思”,而不是這個名詞真正的含義。
10.人能夠通過大腦形成思維,思維能力反映客觀現實,又能作用于客觀現實。
11.堅持運動能使人承載高負荷壓力,增強身體韌性,提升精力的儲備能力。
12.一個可持續的系統一定是一個循環系統。
13.人可以逼自己,但不能總逼自己,要在合適的時候使用這個大招。
14.能力的增長發生在對極限的不斷突破與挑戰自我中。不斷地突破舒適圈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
15.每個人都有一個情緒管理的賬戶,里面存儲了各種各樣的“情緒恢復資源”。
16.重復,就是塑造習慣的力量。
17.沒有一種美德是不依賴其他品質而存在的。
18.從極端到平衡的狀態是一個人發展的必由趨勢。
19.學習的本質是建立新的大腦鏈接。
30.人類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人的身心是可以合一的。
31.毅力的背后就是“堅持”。
32.賦予生命意義,需要把個人利益置后,把他人利益放在前面。
33.當你想做卻沒有動力去做一件事時,你就應該把它養成習慣。
34.習慣本質上是降低精力的消耗。
35.我們的時間永遠是不夠用的,謹慎根據實際需要來安排你的時間資源才是明智之舉。
36.所有習慣的養成,都要經歷從有意識思考變成無意識思考的過程。
37.所有生活中的好習慣都是通過重復優化得來的。
38.你的藍圖越高遠,所設立的目標越大,就要比別人更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這對你的精力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9.人生很難被量化,但我們要盡量找到一些可衡量的評估標準和指標。讓看不見的人生能夠被看見,從而引導自我的成長。
40.要做好一件事,一味地付出時間和精力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把事做對。
41.如果沒有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一切學習都是“假學習”。
42.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是,使每一次為自我投資的價值打倒自己當初設定的目標。
43.當你堅持一件事365天,其實它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你了。
44.最佳時刻,往往發生在一個人的身心為了達成艱難目標或完成有意義的事情而自愿達到極限的時候。
三、思考題:
1、請問你怎么理解《精力管理手冊》?
如果說《人生效率手冊》是助力完成個人目標,《加速:從拖延到高效,過三倍速人生》是提升效率,助力高效生活,那么,《精力管理手冊》就是一本指導生活方方面面,學會更好生活的一本書。
我之前從不注意精力這方面的問題,今年20歲的我來說,一直是別人眼中的“大忙人”,但是,不得不說,有時真的是在強撐,這一點我小時候或許就已經養成“忙”的習慣,在我初中臨近中考時,由于頸部有明顯的凸出,被檢查為甲狀腺功能減退,醫生建議要有良好的作息,每天吃藥(一直到現在及以后),那個時候,我開始感覺到我每天熬夜到凌晨三點鐘,其實為的是中考做出理綜的壓軸題。
《精力管理手冊》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緩解疲憊和壓力、好體能、正確的休息、情緒賬戶儲值、重塑思維、自我修煉,都是我們每天生活及人生必須要面對的,管理好精力,不需要復雜的過程,但是是人生必須修煉的一種能力。
2、請問你怎么理解為意志力充電?你是如何為意志力充電的?
為意志力充電在《精力管理手冊》的第三部分。為意志力充電包括情緒賬戶儲值和重塑思維。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項管理――情緒管理。首先要做情緒的主人,主導自己情緒變化,給自己積極、正面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我是很容易被情緒左右的,之后聽完喜馬拉雅FM《精力管理50課》后,才開始調節自己,當心情被瞬間激起時,要安慰自己要冷靜,分析一件事的源頭原尾,之后再去運動釋放,回來尋找新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法我屢試不爽,而且也是迅速排解壓力的方法。其次,萌姐有八大滿足習慣,做一些有趣而放松的事,在放松中找到幸福與滿足。對我來說,大概就是安靜地坐在咖啡館,一杯咖啡、一本《贏效率手冊》、《復盤筆記》、《讀書筆記》、《靈感筆記》,我每周都會安排一次,都會在周末,兩到三個小時的滿足時刻。第三點,情緒的產生一般都建立在與人的聯系上,處理好人際關系,是情緒守恒的關鍵。處理好人際關系,要明確和每個人產生鏈接的角色,根據角色找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再根據自己做到的情況為自己打分。這是一種反求諸己,是在讓自己時時刻刻都在一種角色之中,而且這個角色還是主角。第四點,要讓自己得到“充電”,充電的效果就是自己超越極限。對于我自己來說,每到考試之前都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和焦慮,期望得到好成績而把自己弄的很疲憊。設定“目標肌肉”,是緩解壓力的能力;分析障礙,缺乏自我評估能力,沒有正確理解效率,自認為時間的付出一定會帶來成果;設定期望成果,獲得贏自己的狀態,而不是競爭付出時間的多少,設計出模式:1.要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不被他人帶偏,2.保持心情愉悅,堅持運動、復盤、讀書,緩解自己。
為意志力充電還需要重塑思維。首先,要訓練自己成為現實的樂觀主義者,即看清本質并朝著目標積極地努力。其次,要學會放松,找到靈感。第三,要通過交替用腦來提高自己的創造力。第四,持續學習新的技能。第五,構建意志力要做到三點:熱情、毅力和承諾。對于重塑思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所愛,我在初中和高中就非常喜歡物理,到了大學,選擇了物理學專業,我的發小和我說過“我很佩服你,你一直保持著對物理的熱忱”,的確,縱使很多人問我“學完之后要干什么工作呀”,我感覺,大學所學的專業與未來工作或許沒有一點關系,只要保持不斷的學習,持續開發不同方面的知識,就可以保持競爭力。同樣,我會追求更高的要求,去考到理想的學府。
3、如何理解你在人生效率體系2.0版(第VIII頁中構建的認知?請舉一個跟自己相關的案例進行說明);
人生效率體系2.0版本,是在自我管理的基礎上,持續地進行知識輸入,并且進行輸出。做好自我管理,要有目標的設立和分解、效率管理、精力管理,時間管理貫穿始終;完善知識體系,以人為師、閱讀、培訓班、行走。有效輸出,提升自身知識質量,包括寫作、實踐、演說。根據人生效率體系可以建立個人效率體系,實現指導生活,完成知行合一。
自我案例:每天使用《贏效率手冊》和《復盤筆記》,進行目標管理和效率管理,設立目標并且評估效率。發揮自身優勢,學習物理學專業,線上輔導近10萬中小學生物理學習知識及能力,目前有25個微信群,幫助培養物理興趣,在大學課程中得到輸入,在線上實現變現,并且帶領了我的大學同學收獲人生第一桶金,現在大二下學期馬上接近尾聲,這個項目剛剛進行不到一年,我們每個人都已經收獲了五位數。行走有力量,目前走過將近20個博物館,去孔子及陽明先生的故居。
4、請問做精力管理和不做精力管理有什么區別?一個人是否需要目標管理?為什么?
做精力管理和不做精力管理的區別,之前我對精力管理的理解很是片面。我之前,當我累到筋疲力盡時,不管是一天的什么時候,都會選擇什么也不干,到床上倒頭就睡,而且還是睡不醒的那種,一睡就是四五個小時,睡完之后,腦袋昏昏沉沉,反而影響了晝夜規律,到了晚上睡不著,第二天早上還成了起床困難戶;或者前一天熬夜到一兩點鐘,第二天簡直會睡一個上午;然而有時又很急迫,強撐自己完成一些事,然而并沒有效率或者效果,等等。《精力管理手冊》這本書,可以說是顛覆了我的認知的,強迫自己離開高速賽道、適當小睡、咖啡盹兒、管理情緒、升級思維等層面原來都是有方法的,或許之前的我和萌姐的狀態就是極大的對比。學會精力管理,畫出精力波點圖,讓我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學會在壓力焦慮上舒緩,保持情緒的穩定;適當的放松,享受咖啡、陽光、閱讀時刻;適當小睡,保持大腦的靈活度……簡直太多了,而且都能很快適用于生活中,讓每天的生活處在高能量的狀態不是像機械一樣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而是要理解自己的身體與節律,按照節奏去敲響生活的樂章。
5、給自己構建一套全年精力管理的方案,注明哪些事需要每天堅持,哪些事兒需要每周堅持,哪些事兒需要每月堅持。
每天堅持:
1.堅持早起(6:30之前)打卡,從起床開始就充滿儀式感
2.堅持閱讀(40分鐘)以上,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我有新的突破
3.堅持單詞打卡,帶領很多小伙伴每天單詞打卡,目前在背雅思核心
每周堅持:
1.每周閱讀2~3本書并寫一篇讀書筆記
2.每周運動2~3次,包括5公里室外跑步及健身房訓練
3.每周在咖啡館復盤2~3個小時,甚至更長,包括每周目標復盤、閱讀復盤、運動復盤
每月堅持:
1.每月進行一次出行,時間緊的話就去熟悉的城市不熟悉的地方,時間富裕可以去其他城市2~3天
2.每月至少回一次家,陪伴父母
3.每月復盤
四、啟發與收獲:
1.精力管理是長期修煉的結果,精力管理靠的不是天賦,而是有意識的練習。按照“能量金三角”模型,進行全方面修煉自己。
2.好體能是高效能的基礎。它不僅是體能訓練,還包括呼吸、小睡、飲食、喝水、思維等方面,才能有效協調身體。
3.睡覺并不代表休息,要想得到更好的休息需要具體的方法,需要掌控身體的節奏感。學會在高強度工作下找到放松的狀態。
4.強迫自己離開高速賽道,杜絕壓力成癮。把控好每天生活的狀態,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5.我們每一天都在與人打交道,處理好人際關系,掌控自己的情緒必不可少。在情緒這方面,如同學習新技能一樣,同樣要要求取得進步,這樣才能不斷增強控制情緒的能力。
6.變換思維頻道,要擁有現實的樂觀主義精神。“現實”即本質,“樂觀”即積極地努力,這是面對生活最需要的兩樣東西。
7.把一件事情做到“不用想就能去做”,這就是習慣的前提。習慣的養成可以節省精力,在生活中做到少糾結,當行則行。
8.繪制人生藍圖,為人生中的不確定性增加確定性,并且必須是通過自己努力而獲得的。
附件: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