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起如何看書,他們最愛的問題莫過于如何找書,如何建立自己的閱讀書庫?
其實很想簡單的回答他們:看多了就知道了。
不過好像這樣的回答不太禮貌。
#關于如何找書#
其實在信息化、互聯網+的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如何尋找資源了。
有問題找百度,是我一直比較奉行的依據名言。
對于個人而言,除了家人朋友推薦,圖書館去找自己喜歡的類目,或者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作者書籍這樣的外,通常用的最多的就是豆瓣讀書。
不限類目,尋找高分評價的書,或者按照自己喜歡的類別,找高分的書,這是我比較喜歡的方式。
找到高分評價,然后再去看內容簡介,目錄章節。
最后看看別人的書評。
書評這個東西雖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有些評價特別是長評還是挺值得看一看的。對于我們平時一些直擊工作運用或者說職場通用的書,甚至在一些比較好的書評里面就全部得以展現書中的精華,有一些特別細的書評甚至會從頭到尾回去講解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買不買這本書就看這本書的吸引力了。
那么除了這些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可以找到喜歡的書?
那么就要靠平時的留意了。
我們刷微博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博主推薦的書,想平時的人民日報這樣的官博有時候就會去進行推送。或者其他的一些博主的推薦了。
在者就是我們關注的微信公眾號,也有比較喜歡看書的微信公眾號經營者,里面會有一些作者和書目的推薦,我們也可以留心,并把它們全部記下來,作為書庫儲備。
還有就是比較好的公眾號,會每天進行推送。
或者加入讀書會。
以上基本就夠用了。
#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長期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如果沒有一個外部環境刺激,其實很容易擱淺。哪怕你是參加了100天讀書這樣的,如果后續沒有在跟進,也很容易以生活工作中太忙這樣的心里暗示而終止。
因此,強烈的外部刺激很重要。
我的讀書習慣養成始于5歲左右。那是一個極為漫長的歲月。
那時候字還認不全,就被逼著看書,對于我而言真是太為痛苦。一手拿著詞典,一手去看書,對于坐不住的我,實在是折磨。
從中國名著到外國文學著作,從上下五千年,到二十五史(你沒有看錯,真的是二十五史),看的真是費心費神。
當然中間的拉鋸戰可謂是刺激驚險。
印象中最深的就是當初看十萬個為什么,為了想盡快看完,我通常采用跳著看,或者說干脆不看這樣的方式,因為年少無知,有時候根本把握不好看了多少那個度,因此或多或少總是要么進度太快要么進度太慢,于是在發現我不用心之后,家里采用了每天拿書抽查的方式。
想想抽到了沒看部分的結果,真是可惡至極。
甚至在大學期間,一次因為家里有事走的匆忙,然后忘記帶書回家看,被罵了兩個多小時。
真是一部血淚史。
不過也虧得這樣的逼迫,逐漸養成了出門不帶書總覺得少了些什么的變態心理。
但是在工作之后,這樣的習慣也因為工作的關系沖淡了,在前兩年,更是由于要備戰兩個大考,而基本沒有看什么。
也是這樣,明顯感覺自己在透支自己的知識儲備庫。
于是在今年決定在重新開始讀書。
那么如何給自己下一劑猛藥。
在經過最初自己孤軍奮戰,到誤打誤撞進入一個讀書群后,覺得看書這件事還是要有一群人一起。這樣你才能持久的看下去。
當然,你要保證這個群不是一個閑聊多于它建群本質意義。它的靠譜。
靠譜就是這個群,不僅能激勵你看書,而且還能有共享的意義。有人推薦好書,有人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有人敢承認自己堅持不了,有人能及時鼓勵你繼續堅持。
大家互相督促,互相鼓勁,互相鼓勁。
這才是一個真正讀書群。也是一群真正的書友。
聽過不少人建立的讀書群,有和以前同學一起的,有和陌生人的,有閑聊八卦多余看書的,有人數很多的....姿態各異。
個人感悟:一個群20人左右最為合適。
有禁言時間的最佳。
有一個主心人物帶動大家一起為最佳。
最忌坐享其成者。
因為回歸很多事情的本質,付出和收獲還是有關系的。
我其實不大贊成快火猛攻這一思維,或者說不完成這么多的量不睡覺的這樣的思想,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能亂用。
養成習慣的最開始,習慣的養成。
也就是每天要做這件事,而不是數量的多少。
細火慢燉更為適合。
每天告訴自己,只要看了,哪怕只是看了一頁,看了幾百字,那么你至少捧起書來,看了書。
而且這樣不會容易給自己壓力。反倒更是容易堅持下去。也有可能這跟我慢悠悠的性子有關系。
誠然細火慢燉可能不適合有些人。
#建立閱讀庫#
為什么說讀書多了就能慢慢的建立自己的閱讀庫?
因為你會慢慢知道自己哪方面要多看,哪些方面的書更適合你自己,哪些方面的書才值得去看。
開始的時候,總是需要慢慢的摸索,總是需要走很多的彎路。
我一直記得一句話,就是一個好的作者,總會告訴你他的思想從哪里啟蒙,誰對他的影響比較大,也會告訴你哪些書對他啟發很多。
確實如此。
這樣也為我們下一步的尋找書目之路打開了一扇窗。
推薦越多,我們閱讀范圍會越來越廣,慢慢的體系的框架也會越來越清晰。
在閱歷更多的書籍之后,我們會發現,其實所有的都是我們的經典名著里面的一個小分支。
于是我們也能越來越讀懂名著里面說的道理。
這可能就是說的悟讀吧。
#推薦類目#
看到后面,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看的是人文社科類目的書籍。
反觀現在市場流行的如何讓你快速...X招教你搞定...這種的,除非是跟辦公軟件相關的,大部分都是泛濫成災的雞湯。
作為一個過來人,如果你還在雞湯雞血文里摸爬滾打的話,出坑吧,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