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力塔樓*
第3組3張便簽,表達力1-4(受眾分析)
[原文]拆出你的溝通力I ?87頁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I便簽]
溝通是達成一場"交易"的手段。利益趨向,利益導向。只有對自己有利的,才會有個體行為的原動力,才可以思想改變行為。交易是要"互惠互利"的。我要溝通,必是我有"目的性"或者"目標性",但我們要找到對方的利,才能形成共同利益,互惠互利。
人都有自我保護性,對己有利,才會行動。利益是根本利益,立即行動; 利益可有可無,則會選擇性行動。如果"共同利益"觸及到對方的"根本利益",則同樣不可實現。所以,在溝通前,我們要了解對方的價值觀(在對方心里對事物的排序),評估一下我們要達成的利益是否會觸碰他其他利益,這兩個在他認知里的排序。再決定如何溝通。
[A1便簽]
在質量(我)與采購溝通,主要問題在:采購KPI中,包材一檢合格率不達標,主要是質量標準太高。
我的回復:
1.質量KPI中,也包括,包材一檢合格率指標。(我們雙方的共同目標-共同利益)
2.根據采購實例"縮膜"長度誤差量需求由2調整為5,例舉不合格樣品,以及誤差調整影響(生產制程的工作效率,不良品增多,影響企業形象)。(建立標準的權威性)
3.根據采購實例"包材色差"的判定,質量評估風險放行(建立質量權威),告知質量關注點"供應商發生主動性變更沒有提前告知我司",目的控制風險,達成一檢合格率(形成共同利益)。
[A2便簽]
目標:與相關業務部門形成良好溝通,推動業務流順暢
1.找到共同利益點(找不到共同利益點的,找領導建立共同利益點)
2.在完成目標時,先想想別人可以得到什么?
所以,在做SC換證時,先開個部門溝通會,請領導一起,目的:告訴大家我們要做的事,要達成的目標,領導很重視,一起完成。然后,具體計劃,跟進完成。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