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力塔樓*
第5組3張便簽,同一律。
【原文】簡單邏輯學? 第138頁 10民主謬論
【I便簽】
民主,度娘的解析為:在一定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通俗的解釋為:在一定的范圍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來發(fā)表對一個事物的意見。事物都是真實存在的,是客觀的事實。而意見是主觀的,這就意味著它會有多面性。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情況下,當結果是正確的時,則主觀意見與客觀事實相同;當結果是錯誤的時,那主管意見就與客觀事實相反,這也就違反了同一律,不是同一個事物,也就產(chǎn)生了民主謬論。
有的時候,我們在發(fā)表對一個事物的認知時,是基于當時的環(huán)境、條件......,綜合各方結果的選擇。可能在小范圍、在當時看,是正確的,但放置在大環(huán)境、大條件時,就是錯誤的選擇,所以,當問題出現(xiàn)時,我們不但要考慮當時的情況,還要睜大眼睛,往前看看歷史,往后看看未來,再看看目標,放大格局,才能走得更遠。
【A1便簽】
5月底在評估A產(chǎn)品的管材燙金牢固性時,測試人員反饋:“B、C兩款樣品經(jīng)過3個月加速測試,3個月后燙金脫落(無國家標準)。”按照反饋的結果,應該判定樣品B、C不合格。然而,我又追問了一下:“1個月、2個月的結果呢?”“B樣品,2個月時合格;C樣品1個月就開始脫落。”我想了想,問:“我們目前在市的產(chǎn)品呢?”“這個項目是新增的評估項,在市產(chǎn)品的評估還在進行中……”我上周又跟進了一下結果,測試人員反饋:“在市產(chǎn)品1個月正常,2個月開始有少量燙金脫落。”“市場有此類的客訴反饋嗎?”“目前沒有收到。”綜合考慮后,我說:“評估結果先按照在市產(chǎn)品設定判斷標準。”其實,這也只是在這個時間階段來看是相對正確的選擇。
反思:我們每一次的判斷、意見,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給出的,如何讓我們自己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呢?
1、明確目標。
2、盡量多的獲取主要條件,以便給最終的判斷提供更多的資源與依據(jù),這也是增加了資源的寬度和廣度,以求在根本上追求事物的真實性。
【A2便簽】
作為質量管理人員,判斷放行與否要有自己的限度。
A 安全性問題? ==》不能接受
B 理化問題? ==》 國標是底線
C 感官問題? ==》 可以討論
在產(chǎn)品感官出現(xiàn)問題時,
1、人群試驗確認感官差異的識別度,分級別處理。
輕? ==》放行
中? ==》 上報,討論,如果放行,給市場口徑
重? ==》 上報,拒絕
2、找到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 ==》 給出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