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選中
在 iTerm2 中,雙擊選中,三擊選中整行,四擊智能選中(智能規則可配置),可以識別網址,引號引起的字符串,郵箱地址等。(很多時候雙擊的選中就已經很智能了)
在 iTerm2 中,選中即復制。即任何選中狀態的字符串都被放到了系統剪切板中。
巧用 Command 鍵
按住?鍵
- 可以拖拽選中的字符串;
- 點擊 url:調用默認瀏覽器訪問該網址
- 點擊文件:調用默認程序打開文件;
- 如果文件名是filename:42,且默認文本編輯器是 Macvim、Textmate或BBEdit,將會直接打開到這一行;
- 點擊文件夾:在 finder 中打開該文件夾;
- 同時按住option鍵,可以以矩形選中,類似于vim中的ctrl v操作。
control 的使用
- control + a 光標切換到本行開頭
- control + e 光標切換到本行結尾
- control + w 刪除一個單詞
- control + u 刪除一行
常用快捷鍵
- cmd + n:新建窗口
- cmd + w:關閉窗口
- 切換 tab:?+←, ?+→, ?+{, ?+}。?+數字直接定位到該 tab;
- 新建 tab:?+t;
- 切分屏幕:?+d 水平切分,?+Shift+d 垂直切分;
- 智能查找,支持正則查找:?+f。
- 粘貼:?+f查找后,按住 Tab 可以選擇性全部選中,并且已經自動復制到剪切板了。這一個小小的功能,讓我們不必在鍵盤和鼠標之間頻繁切換了,非常的實用。
一鍵調出命令行
我們有時會遇上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只想用命令行執行某一個特定的操作,然后就不需要它了。比如我們就是想看一眼某個文件夾里面都有什么文件,類似這種操作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單獨開啟一個命令行窗口的。
進入設置界面,Keys 選項卡,左下角Hotkey 選項,我們將這個選項下的所有復選框打開,并且設置一個自定義的快捷鍵,我這里設置的是 Cmd + \。
在我們需要命令行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按下我們剛才定義的快捷鍵,iTerm 以半透明的形式,在桌面的頂部顯示了出來,我們可以在這里執行我們需要的命令,比如 ls 命令來查看某些目錄的內容,當執行完我們需要的命令后,我們再次按下預設的快捷鍵,浮在上面的命令行界面消失了。
命令行標記功能
這個功能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某一行按下 Cmd + Shift + M 將這行標記下來。隨后我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按下 Cmd + Shift + J 就可以立即跳回這一行了。
快照返回
比如你在下午三點的時候執行了一些命令,然后過了幾個小時,你又執行了其他的命令。如果這時候你想再回去看看下午三點那會兒你做了什么怎么辦呢,答案就是用 iTerm 的快照返回功能。按下 Cmd + Option + B 就會在界面上顯示一個時間軸
這時候,我們按下鍵盤的左右箭頭,時間軸就會自由的穿梭,這時 iTerm 上的命令行界面也隨著變化成你選中的時間點的內容了。很神奇,很方便~
自動完成
iTerm2 可以自動補齊命令,輸入若干字符,按?+;彈出自動補齊窗口,列出曾經使用過的命令。
設置終端歷史行數
ITERM默認設置了終端能保留的歷史輸出行數,在進行調試時特別不方便,一旦輸出過多就無法看到完整的歷史記錄。
在Preference=>Profiles=>Terminal
內將Scrollback Lines
右側的Unlimited scrollback
勾選上即可保留所有的歷史輸出。
iTerm2 autocomplete
iTerm2 也可以使用歷史記錄,按?+Shift+h彈出歷史粘貼記錄窗口,并且,還顯示出了這些條目被復制的時間,?+Shift+;彈出歷史命令記錄窗口。
iTerm2 copy history
Exposé Tabs
?+Option+e全屏展示所有的 tab,可以搜索。
iTerm2 exposé
高亮當前鼠標的位置
一個標簽頁中開的窗口太多,有時候會找不到當前的鼠標,?+/找到它。
iTerm2 highlight
配色
你可以自由定制喜歡的配色,這里 收集了大量 iTerm2 的主題,你可以選擇使用。
搜狗輸入法指定進入 iterm 自動切換至初始英文輸入狀態
搜狗輸入法 -> 偏好設置 -> 高級 -> 自動英文 -> app 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