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正常的父母,毫無疑問都是愛孩子的,可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呢,并不是。同樣地,一對因愛結合的夫妻,也都是愛著對方的,可是不是每對夫妻都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愛呢,也不是。
“媽媽根本不愛我”,孩子對我說了這樣的話。而我自己也曾經覺得自己的父母根本不愛我。為什么血濃于水的至親,孩子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呢,問題關鍵不是不愛,而是你的愛對方根本感受不到,你用盡全力,然而并未用在對的地方,這實在太可惜。婚姻關系中也是一樣。
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說,人們表達愛有五種方式,身體的接觸、肯定的言語、精心在一起的時刻、做對方喜歡的事和贈送禮物。
牽手、擁抱、親吻、撫摸、性生活等身體接觸,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觸覺不像其他感覺,它不局限于身體的一部分,微小的觸覺接收器散布在全身。當這些接收器被觸摸或按壓的時候,神經系統就把刺激送到大腦,腦部詮釋這些刺激,將它解釋成愛或恨的感受。身體的接觸可以建立或破壞一種關系。
為什么身體接觸會破壞關系,是指不要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去對待你的愛人,而是以雙方都愉悅的方式進行。想起在分答上,木子美問過王思聰這樣一個問題,問他喜歡什么啪啪姿勢,王思聰的回答就特別得體,“我一般看對方喜歡什么姿勢”。就是這個理,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去對待他。有的人可能覺得一個深情的擁抱勝過沒有高潮的啪啪,那你不妨就給她個擁抱。
中國人對愛的表達一向是含蓄內斂的,孩子大了,跟父母的擁抱就變得罕見。夫妻之間的親吻,很多時候也只是作為性生活的前奏,平時大概都很少。如果這是一種有效地表達愛的方式,那么何不在生活中增加雙方都喜歡的身體接觸。在親子之間增加撫觸按摩和有身體接觸的游戲。而夫妻之間除了規律性生活外,增加牽手、擁抱和親吻的次數。
而關于精心時刻,并不是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在一起,兩個人在一個房間,一起坐在沙發上,一起在看電視,這并不是給予對方的精心時刻。精心時刻強調的是全然的注意力在彼此身上。一邊在刷朋友圈,一邊陪著孩子,你的注意力就分散了,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心不在焉,感受不到你全然的愛,會發出“手機比我重要”的抱怨。
換了愛人之間也是一樣,雖在同一屋檐下,各自看著各自的手機,各自干著各自的事,互相之間沒有交流,這樣對感情沒有幫助。兩個人總是需要時間互動,結合前面提到的身體接觸,可以手拉手散散步,相互依偎著聊聊天,一起買菜做飯,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從共同完成的活動中得到快樂。感情這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不增,必然是減。
肯定的語言包括贊揚的話、欣賞的話和鼓勵的話,是表達愛的有力工具。我們都有缺乏安全感的地方,缺乏勇氣常常阻礙我們去成就一些積極想做的事情,這些潛在的能力,常常通過鼓勵的話語來激發。
說話的方式是極其重要的。別人都是通過聲調來解釋我們的信息,而不是字句。同樣的字句,若是以大聲且刺耳的聲音來說,不但不是愛的表示,反而代表責難的批評。我從小到大是在苛責聲中長大,對這條特別有感觸,媽媽對我的愛常常消失在大聲的批評聲中,老一輩棍棒底下出孝子和嚴是愛松是害的教育方法,我能體會到的就是無愛的傷害,所以一向是排斥的。
愛是提出請求,而非要求,表達愿望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以要求的方式來表達,就抹去了親密的可能性,你表現得就像個暴君,那種命令式的口氣只會把你愛的人推遠。如果是以請求的方式說出你的需要和愿望,那是在肯定所愛的人的價值和能力,表達希望得到更多。這種出于尊重的請求,理當會得到對方的接受和付出。
愛是一種選擇付出的行為,當你的愛人發怒生氣,說話火爆時,你會設法置身于他的處境經由他的雙眼來看事情,體會他說話時的感受,你會讓他告訴你,他的傷痛怒氣以及對事情的看法,如果你冒犯了他,你愿意認錯,請求原諒。如果他誤會了你的動機,你可以和善的跟他解釋你的動機。這才是成熟的愛。
如果你沒法當面說出那些愛的語言,也可以選擇寫下來,放在他看得見的地方。還可以透過第三方的轉述來告知他,告訴你的丈母娘,你的妻子有多好,告訴你的婆婆,她的兒子有多好。一切被表達出的感情,總會被接收到。無論是好的或壞的。
至于贈送禮物,如果你愛的人特別喜歡接受禮物,那你可以成為一個送禮高手。如果你是喜歡存錢的人,那么可能會對這種花錢表達愛的方式產生抗拒。不過,錢是一種工具,花了錢如果能讓自己愛的人高興,把為自己愛的人花錢當成一種對于感情的投資,是不是會更容易接受。用錢能換來對方的快樂,為什么不呢。
由戀愛走到婚姻走到白頭,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路。
在愛情中,我們彼此吸引,心思完全被對方占據,入睡的時候想著對方,起床的時候對方也是第一個進入我們的思想中,我們渴望在一起,一起消磨時光,手牽手,甚至可以彼此親吻到永遠。不幸的是,一段神魂顛倒的愛情平均壽命是兩年。
當激情退卻,兩個人的差異越來越明顯,你想要探望父母,他說我不想去,你想要性關系,她說太累,你想要買新車,她說我們買不起。親密感消失了,兩個人變得越來越陌生。
而在婚姻世界,更是一地雞毛。頭發總是會掉在地上,鞋子也不會自動擺放到鞋柜里,亂丟的衣服總是那么礙眼,孩子的尿布總要有人去換,總有做不完的家務和操不完的心,親密的愛人可以變成仇敵,婚姻可以變成戰場。
有些人在戀愛的感覺消失之后,認為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注定跟配偶將就一生,要么放棄婚姻重新開始。可是路總是人走出來的,當我們認清了激情淡卻之后,自己仍然愛對方,仍然知道為對方付出,知道對方的生命會因為你的努力而變得更豐富,你也因為對他的付出而覺得滿足。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愛的目的不是得到你想要的,而是為了所愛之人的福祉去做些什么。其實怎么去愛,幼兒園的兒歌都告訴我們了: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