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非暴力溝通”就是用“愛和理解”的角度來談話和聆聽,這樣能促使人們的關系融洽并樂于溝通。
對別人的指責和批評,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條件反射式的反駁或是干脆不吭氣。在“非暴力溝通”下,我們更注重對方和自我感受,對方為什么會指責和批評?他有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你做的事情沒有符合他的價值標準。
根據(jù)“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我們可以理解對方批評和指責的背后是對你有要求和請求,你沒有做到,所以才批評和指責你。你也就不用為對方態(tài)度的問題而生氣。
對方希望你做得更好,以滿足他對你的期望。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需要和請求,我們就會少些批評和指責埋怨。語言暴力有時候也會導致行為暴力,所以,讓我們生活中多運用“非暴力溝通”,多理解、體諒對方,多些愛的話語、體貼的話語,少些批評和指責的話語,也就少些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
只要你理解對方的真正意圖,其實還應該感謝對方的批評和指責。
作者是【美】馬歇爾·盧森堡博士
第137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