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可能這個標題也算是比較吸引人吧,搞編輯工作強迫癥。(文章純粹情感宣泄,23歲買車比我貴的多多了)
? ? ? ? 今天看了電影《七月與安生》,主要關于愛情、友情,但我從中看到的是人生的方向。我和電影里的七月差不多,一般家庭長大,從小受到傳統教育很多,從此人生也加上了許多條條框框,在別人眼里,我就是傳統的乖孩子,說話客氣,討大人喜歡,永遠掛著笑容,很少發脾氣。
? ? ? ? 就像書里寫的一樣:年少的時候,我們差不多都在為別人而活,為苦口婆心的父母活,為循循善誘的師長活,為許多觀念,許多傳統的約束力而活。
? ? ? ? 回到主題,最近剛提車,馬自達阿特茲,對,就是特帥的那一款。本來買的19萬那款,結果4s店老不來車,那天來了一款高一版本的21.5的車,一沖動就提了,辦下來23.4萬(自己出3萬)。買之前選車看車逛車展起碼半年,買車的人都知道這一段時間簡直天天泡在貼吧、論壇里,無數次的憧憬自己開車之后的畫面,可是提車之后,我卻發現與我想象的相差甚遠。
? ? ? ? 曾經買車的心底想法是有面子,不然就買便宜的代步車了。整天想象著開車拉風的樣子,想象著以后開車載著女朋友的樣子,想象著別人問我價格時我雖顯表面平靜但內心喜悅的樣子,想象著別人坐我車羨慕我的樣子。
? ? ? ? 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買車之后,自己的失落感越來越強。因為從小節省,買車之后,一大筆費用隨之而來,停車費、油費、保養費,其實這些錢對工資7000左右的我來說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我卻為之苦惱,我深知我苦惱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買完車之后完全沒有達到我的心理預期,這些錢不多,但成為了我的思想負擔。
? ? ? ? 我所期望的感覺并沒有到來,確實會有些朋友、同事會投來些許羨慕的眼光,但就像晝伏一樣,這些暫時的虛榮心滿足不過過眼云煙,歸于平靜時才發現內心是多么空虛,原來一切都是我美好的幻想,原來一切都是心態慫恿,原來一切都是用錢麻痹自己。
? ? ? ?我開始后悔買這么貴的車了,我開始后悔給家里增添負擔了,我開始回想起我媽買車時投來猶豫的眼光了,我開始對自己感到失望了,在買車那一瞬間,本我超越了自我,虛榮戰勝了理性。
? ? ? ?于是,23歲的我開著23萬的車,每天交著幾十的停車費,盤算著要花多少油,計劃著周末該把車停哪便宜點,23歲還在租房的我買了車,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反正有些失落。
? ? ? ?我發現,根源都在于觀念,觀念都根植于內心,從小生長的環境讓我不斷的去愛慕虛榮,不斷去攀比,去彌補童年的創傷。大學時考了心理咨詢師,讓我開始剖析自己內心,我才明白真正的強大的心理,不是你明白了就能去改,而是當你清醒之后,雖知路途遙遠,但仍舊一路前行的信念和決心。
? ? ? ? 23歲的我,買了23萬的車,稀里糊涂的給自己壓上了一層精神負擔,但我相信生活前方總是充滿陽光的,我相信堅定的意志總能夠漸漸培養,希望自己能夠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學習、提高自己,有一天不再為了錢而去改變自己,有一天能真正向往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