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也不知道我會為什么選擇《傅雷家書》,也許是大二離家太久有種思念,也許是“家書”倆字讓我悸動。《傅雷家書》讓我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看后想寫點什么,到最后發現拿起筆寫不出只言片語,更驚恐的是我害怕寫,怕自己會流下淚。
我是個典型的中國式兒女,感覺自己活得大大咧咧,對父母沒有什么牽掛。上高中時,每次晚自習過后還會跑到父母的臥室,與他們聊聊我今天發生的事情。也許是現在離家比較遠,也許是不能每天看見父母了,就沒有以前的依賴了。特別是上了大學以后,我們之間的聯系越發得少了,是因為我忙?是因為父母忙?不,因為我發現自己撥通電話后每次問完“吃了飯嗎?”“身體怎么樣?”就會覺得沒話說了,學校發生的事情我也會選擇性地與他們說了,因為怕他們擔心。
這就是每個在外學子都懂得的“報喜不報憂”,然而我是很不喜歡這樣的一個人,不喜歡這樣藏著掖著自己。但也不得不這么做,畢竟長大了就不希望自己的父母還跟著處處擔心自己。
看到梅馥女士在信中詳細地寫到傅雷先生踩空后摔傷了,我也是希望我的父母能夠告訴我他們的病痛無關大小,無關喜憂。雖然是會擔心,會想不顧一切回家看看,但是總比永遠告訴我他們身體好要強,在我心里是這樣認為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傅雷先生的諄諄教誨,梅馥女士的絲絲牽掛,傅聰先生的不茍回復,讓一個在外幾月未歸家的我讀了很是感動。
在傅雷先生的身上我發現了我那嚴肅父親的影子,我在他身邊時看似對我放逐,實則也是滿滿的關愛與期望。高中的每次考試他會比我先知道成績排名,甚至還會私下與我的班主任保持密切聯系。現在沒在他身邊了,他的天氣預報永遠要比我早那么一點,一到氣溫驟降驟升,他都會發條微信告知我。我猜那個時候他一定是盯著手機屏幕等著我的回復,因為我一回復沒多久他就回話了。
父親
母親
相對傅雷先生每次寫信時對傅聰的諄諄教誨,梅馥女士的信更加得暖人心,更加體現了一個游子遠行的母親的深切惦念。我的母親是個不善言辭的女人,但是她為我是硬生生地扛出一片藍天。雖然在我眼中,有時候她很不講理,有時候很咄咄逼人,會氣得我直接掛斷她的電話,但是我很明白她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48筆于2017.05.0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