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必能行 不行非真知-群讀傳習錄11之答顧東橋書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先生云: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心即理,求理于吾心,知行合一。? ? ? ? ? ? ? ? ? ? ? ? ?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發現,先生口中的真知包含了行的要件,所謂的的真知必須經得起行動的驗證和考驗。如果所謂的真知經不起考驗,或者真知沒有經過現實考驗而只是理論,那就不能稱為真知。這句話也給事上磨留下了延續的種子。真知就是經得起事上磨也就是實踐,真知必須經過實踐驗證正確后才能稱為真知。真知就是能夠讓人按照本心的想法去實踐去行動,能夠真真實實的讓人去做去獲得正確的驗證,達到心即理,理即事,事即心的效果。不能讓人去做的知不能稱為真知,沒有經過驗證結果正確的知那是假知,偽知,非真知。?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實踐按照心中的天理行不通,那這個天理就不是真理而是假理,如果實踐按照天理行的通,那就是真實管用的理。在現實生活中,比如我們孝敬雙親,心里有孝敬雙親的心,那就有孝敬的理,沒有孝敬雙親的心,那就不存在孝敬雙親的理。沒有孝敬雙親的知,就沒有孝敬雙親的行,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兩者互為始終,行一件事前,必先有知,行事必以知為前提。春江水暖鴨先知,各種事情必須經過自己切身體驗,否則都無法真正知道他的真假。?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知行合一,真知力行。這種特有的事上磨的功夫構成了陽明心學的一個鮮明的特點,并使它時時處處彰顯出充沛的生機和活力。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個行字鑄就了他的豐功偉績,一個心字創下不朽的功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