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父母這種限制,一個是基于父母本身的恐懼,還有一個就是控制,我害怕你離開我,我不希望你離開我,所以就一直在嚇唬你。
所有的控制對于自我的限制都是這么來的,就是他人一直告訴你,外界是危險的。我們被內化之后,慢慢的會忘,你會忘掉,原來我還可以去試一試,就在你去探索之前會被嚇回來,例如電影中鄰居家的狗并不可怕,但楚門已經不知道了,因為他到哪兒都害怕。
電影中,
有人就問了導演,這個小孩長大了,他自動的想探索外部世界怎么辦呢?
導演說,那我就制造一個創傷唄,
他制造讓楚門爸爸掉到海里淹死,這樣楚門就很怕水,不敢越過海,這就是限制;
然后楚門又很內疚,都是因為自己,爸爸才淹死的。所以他又內疚又恐懼,這個人就不能動了。
我們在很多的控制里都看到這種,尤其在虐待里能看到,又讓你內疚,又讓你恐懼的對付人的方式。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恐懼,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內疚,他覺得自己很痛苦,又不知道怎么調整。通常這時,對方會以愛的名義告訴你, 不管是父母虐待孩子,或者是情侶之間的互相虐待,都是這樣。
我們看來,所謂的貴人,就是能夠幫助你看見這個限制的人,幫助你看到這個限制只是你心里的感受,不是限制在現實里,現實沒有這么危險。
大部分人很機械地工作,一個是對自我的認識不夠,很多人沒有成就,不是因為沒有天賦,而是沒有待對地方。
怎么樣讓自己離開痛苦的感覺呢?
這個電影也提供了答案。
在電視廣播對話里,
導演理直氣壯地說:我給楚門提供了正常的人生啊,你們做的世界都是變態的,危險的;
另外一個人說:那你禁錮他,像個囚犯一樣,他會好嘛?
導演說:那不可能,是他自己不想出來,如果他稍微有點野心,他就能找到真相,隨時可以走,我們是擋不住他的。
小時候,我們會被恐懼所控制,一旦內化創傷,這個創傷就會控制我們。
但是現在你長大了,已經有相當的主動權來面對這個恐懼了,如果你開始意識到這個局限,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能動了,所以需要直面這個恐懼。
當楚門下決心破除恐懼的時候,就沒人能夠擋住他了。
我們所說的心理成長、自由,都是說——我們內在的主動性。
這個主動性,是任何外在,不管問題,創傷,都不能阻擋我們的。當你有意愿直接面對這個創傷和恐懼時,你就成功了。
當一個人能直面恐懼的時候,你的自尊,自我價值感才能真的提高。
突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一旦這個限制被你突破出去,它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