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 可能只是偶然,可能是想了解下王興這個人。
- 英語representation講公司或創始人文化時,有人講了王興,當時用的還是視頻模式。
- 2016年5月初要還,so,0423是周六,正好適合清理一下。
內容
chap1 在創業的黃金時代里
- 快速學習能力是決定一個人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前景的重要因素。
- 以身作則不是塑造公司價值觀的最好辦法,而是唯一辦法。
- 錢是人的膽。氣場來自過往的證明以及對未來的把控。
- 凡是能讓用戶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好的服務和產品 的都是創業者的機會。
- 他的聰明更多的是 經過長期訓練而獲得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維方式。
chap2 創業是更充實的生活方式
- 趨勢是更充實的生活方式。
- 王慧文家庭條件不好,花錢心里沒數,王興則相反,家庭條件很好,花錢節省。 這可以觸發一點思考
chap3 自省吾身:抱怨不是創造性的力量
- 錢不重要,時間對我很重要 -- 也就王興這些當時類財務自由的人說出來才會打動一些人。
- 沒有什么不值得樂觀的,這很簡單:有事做,有希望,有人愛。
chap4 領先一步:王興為何總是第一個
- 王興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是長期學習之后形成的結果。
- 尋找的新興事務要能夠觸發用戶需求的底層。
- 成功學能達到的高度是有限的, 最本質的激勵應該是來自內心
- 《數字化生存》
- 清華科技創業者協會
- 產品經理要明白到底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需求。-- 王興在細節有點偏執,而我在這還不行,完全沒有想做到極致的想法啊
chap5 美團的發韌:互聯網邏輯學
- 專注,好學的人很多,卻未必付諸行動,付諸行動也未必堅持做下來。
- 講話01:
chap6 背面:線上很強,線下也強
- 焦兆年知道:不管企業藍圖有多么美好,目標有多遠大,也得把每天的事情做好,等著機會到來。
- 競爭:同向為競,相向為爭。
- 王興對感興趣的事物喜歡研究得很透徹,做決策也很慎重。--紅彬資本孫謙評
- 干嘉偉說“我不相信一個人趕上好時代就能把事情做出來,我相信事情是一步步干出來的。”
- 講話02:
- 南極考察時,斯科特團隊和阿蒙森團隊。
- 一個簡單的事情重復做,越做越好,越做越專業。
chap7 靈魂:是什么讓王興難以復制
- 小公司做起來關鍵是抓住了一個機會;中等公司的關鍵是有一批比較強的高管;大公司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流程和價值觀。
- 沒有爛商家,只有爛方案。
- 講話03
chap8 未來:O2O帝國?
- 移動互聯網在國內分三個階段:工具;娛樂;商務。
- Entrepreneur精神: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想著如何實現目標,不管自己現在擁有什么,哪怕手上什么都沒有。
- 貓眼電影是美團網一款獨立的電影app。
- 王興對徐梧說:“你要是找我求助呢,我也能幫你,但你得想清楚了再找我,我沒法去幫你想這件事怎么搞。” --值得中層思考
- 講話04:“危.機”和“成長” --講的都是數據,對于演講技巧有點幫助。
chap9 十年之恩
- 如何理解CEO的職責?
- 管理學的RACI模型。{Responsible誰來負責;Accountable誰來授權;Consulted向誰咨詢;Informed通知誰}
- 要追求規模,得是在成本控制的基礎上追求規模,而不是愿意付出任何成本。 -- 有點像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 王慧文說“我還是相信,任何一個部門一年只需要做對一件事就能獲得成功,比如我們把在線投放的錢算清楚。” -- 對人也是這樣,一年堅持做好一件事就OK。
- amazon觀點:招進來的人水準應該比現有團隊50%的人高。 因為好的工程師和差的工程師,差距是10萬倍。
- 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現在越有耐心。今天的最高表現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 人也好,團隊也好,一般會待在舒適圈,往外是他的挑戰圈,再往外一些他的恐慌圈。-- 《萬萬沒想到》里也有這樣的觀點。
- 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 我學到,人非常重要的狀態是 既非常自信又非常謙遜。
收獲
- chap8收獲:不管是美團移動端,還是獨立成貓眼電影,都是做減法的過程,無限專注于優化流程,不斷的干臟活和累活。
- 如何去追求極致。
- 就不問如何去堅持了,這個不用問,一天一天做就可以了。
- 因為有關于柳井正的《一勝九敗》,而本書叫《九敗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