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簡書的辯論咖專題看到這個辯題,心中有所觸動,想要提筆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摘錄了一些簡友的看法(沒錯,我今天狀態不好,寫不出太多字,所以瞎湊)
算了,看了那么多簡友的文章,本就感冒的頭更暈了,那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拿到這個問題,我首先就確立了自己的想法:興趣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然后,我就開始思考:為什么會產生興趣有高下之分這個觀點? ?有一個簡友的觀點讓我啟發很大,他說:“關于這個辯題,更深層次的問題應該是,我們應不應該對興趣進行相應的價值判斷?”
受到這個觀點的啟發,我意識到“興趣之所以存在高下之分,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社會價值評價體系之下的,其根源其實還是價值觀的不同。”
舉個例子,在更看重利益的人眼中,可能“更能賺錢的興趣就高一等”;而在更看重精神追求的人的眼中,可能“讀書就是比玩游戲要高一等”。
而我是站在自身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興趣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滿足自身需要的而存在的,因為有精神需要,所以要讀書;因為有放松需要,所以要打游戲;因為有物質需要,所以要研究買漂亮衣服。而需要的滿足帶給我們快樂,從帶給自身快樂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興趣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但是,興趣沒有高下之分,過度沉迷興趣之后導致的不同人生有沒有高下之分,我也不知道,哈哈哈哈。
其實,從這個辯題,我想到了一個更加勁爆的辯題“職業是否有高下之分?”
所謂的高下之分,其實最終反映的還是我們自身的價值觀。
我認為,比分出高下更重要的是,學會去尊重每一位和我們自己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這個可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