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才想到再一次捋一捋最近的思想與認識,以便于自己加深印象,自己做自己的老師。讀書,寫作與深思是我們成長進步的源泉。
讀書,看著書讀出聲或者是默讀,以學習某些知識或課程。讀書學習嘛,好比孟良與焦贊,焦比離孟孟不離焦。也就是說,讀書是人們長見識最重要的途徑與方式。
因為書籍是人類在自身發展社會發展中流傳下來經典符號。顯而易見,這些符號最常見的是語言文字。我總是覺得閱讀紙質書籍比電子書好的多,更不必說什么碎片式的其他類了。
要想能夠做到寫作言之有物——心中有料,更得要重視閱讀。
寫作不是單純的寫字,它是我們不斷讀書學習過程的思考。寫是更重要的,讀書讀社會讀世界讀自己后的情感升華又凝華的結果,而且是深入全面而又細致周密的思考過程。
加一句,寫作的過程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給自己當老師的最佳時機。還記得學習金字塔的最佳效率方式吧?自己主動教會自己一天的一周的一月一年的經驗與教訓。離開寫作,往往是時間易逝不知活著的目的地去了什么方向到了什么程度。還是一天進步一點點的好多了。
因此,離開深層的思考,我們就很難談得上什么是真正的寫作——也就成了“水上漂”了。請注意,是深層的思考!
我們都學過歷史,古今中外名人志士賢達智者,沒有一人不是善于思考者。從我們的孔子孟子荀子莊子百家諸子到錢學森錢三強竺可楨袁隆平;從柏拉圖蘇格拉底阿基米德到愛因斯坦愛迪生霍金。不深層思考,怎么會有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的偉大成就與美譽?
一般人更是,從家庭家務統籌方法開始,都是腦力勞動開始思考以后才能提高效率,慢慢熟能生巧事半功倍才會有真正的進步的?可不要小瞧事半功倍,是思考讓我們從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使我們有了娛樂的時間交友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最終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參與家庭事務而變得越來越感恩,越來越聰明——因為“愛思考”(即學習)也是孩子們的天性之一。
工作?比如教師也是。成功的教師都是因為自己愛深層思考的結果。我說過,上課的前提是備課,備課的前提是認真備課。認真備課才能事半功倍講好課,有趣生動講好課才會吸引學生聽好課,學生上好課的前提是認真聽課。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讓我堅信已經把我們教師推到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最前沿教育陣地。若是還不能做到如此思考的最起碼的認知與境界,我覺得是遺憾的錯誤。
深層思考,其實是什么時候什么地點都可以。一天到晚來的暮思,早晨醒來的晨練路上,飯前飯后,沒有實際意義的會場上,不搭界的報告會。還有,尤其是聽課現場,聽高水平的專家授課,與老師學生孩子們無所顧忌敞開心扉的談心?說話,都是我們集思廣益啟迪智慧的絕佳時機。
一句話,若是愿意深思,你可以追求“寧靜以致遠”,營造安安靜靜清清靜靜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只要讓正能量占領精神高地,鬧市中都可以營造出“幽靜的修心之所”。
讀書,寫作與深思,除此之外沒有成長的捷徑。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教師還是學生;無論老板還是員工,領導還是下屬……愿我們成為好習慣的“奴隸”,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