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很多年不聯系的表哥突然打來了電話,因為孩子要來我們學校讀高中了,他便囑咐我多照顧一下孩子。“表妹,這可是你二姨的孫子!你可得幫我好好管著!”表哥加重了語氣提到了“二姨”,我的心就突然難受了起來。
? ? ? ? 母親在娘家姊妹中排行第五,是老么,二姨是母親的二姐姐。兒時的記憶里二姨不常回娘家,回一趟家也很少住下。母親常說二姨一輩子都受人管,公婆的氣,丈夫的氣,兒媳婦的氣,一一受過來,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一天。
? ? ? 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貧賤夫妻百事哀”,似乎成了鐵律,而”貧窮不與溫暖半絲名分”也成了男人打女人的借口,所以酒醉后的二姨父是經常打二姨的,但二姨從未反抗過,在她的認知中這就是她的命,她的生活。“生活”在她的想法中就是生下來,努力的活下去。后來兒女大了,各自成家,70歲之后,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二姨的境遇似乎有了改善。就在二姨夫的爆脾氣稍有改觀的兩三年后,一場大病又帶走了二姨夫的生命。
? ? 于是 二姨就沒有選擇的變成了表哥的“菟絲子“。表哥兩口子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忙東忙西。帶孩子,做家務就成了年邁的二姨發揮余熱的最好體現。二姨不余遺力的侍候兒子一家的飲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像中國農村所有的老父親,老母親一樣,用最樸素的付出來向兒女表達“廉頗未老,飯可以少吃,活還可以多干,生命不止,勞作不止”的心愿。那個階段表哥來我家比較頻繁,并時常夸贊二姨和兒媳婆媳關系融洽、情同母女,又說自己媳婦賢惠懂事,二姨有福了。母親聽了表哥的敘述也特別高興,因為二姨一直是母親的牽掛,二姨老有所依,母親心里就踏實許多。
? ? ? 表哥家的小兒子七八歲的時候,二姨生了一場病,輕微的腦栓塞,病好之后,精力不如從前,偶爾在干活時會有點丟三落四,但二姨還是堅持做家務。表哥來我家的次數少了,但常來我家這邊趕集的人說,二姨過的似乎不太如意。
? ? ? ? 母親開始牽掛八十歲的二姨了,一個冬天的雪后,母親去二姨家看姐姐了,在二姨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就回家了。回家后的母親情緒就變得特別落寞了。月假回娘家的時候,母親向我哭訴到半夜,母親說二姨在表哥家里幾乎成了一個啞巴,冬天里二姨住在自己沒有取暖的小屋里,特別冷。表嫂見到母親就抱怨說二姨變傻了,吃飯時表嫂說“老姨,你看我媽是傻吧,只顧自己扒飯,連讓都不讓你吃!”母親在那一刻發現二姨確實只顧自己努力吃飯,少了從前的親熱,也便相信二姨確實有點癡呆了。還在心里感覺二姨拖累了自己外甥一家,自己竟也不安起來。
? ? ? 晚上休息,母親和二姨住在一起。夜半時二姨突然說”老妹子,人老了,不中用了”然后她用力的拍著炕沿告訴母親,“這就是我的飯桌啊!”一遍又一遍的拍打,一遍又一遍的哭,母親終于明白了原來二姨已經許久不曾和一家人在飯桌上吃過飽飯了。她的飯桌是她的炕沿,孩子們說她傻,她就做個聽話的“傻瓜”。孩子們不愿意同她說話,她就做個乖乖的“啞巴”。我的二姨啊!她活成了兒子的拖累了!
? ? ? ? ? 母親看過二姨不久,二姨就過世了。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和表哥一家有過來往。
? ? ? ? ? 今天接到表哥的電話,突然我就想起了二姨的從前種種。二姨也是這樣滿懷希翼的愛過自己的兒女的!像表哥一樣!可是二姨又是怎樣在漫長的冬天里,在無邊的孤獨和凄涼中被自己的孩子弄丟的呢?
? ? ? ? 突然想起前兩天網友發的一組照片,開學首日學校的圍墻擋得再嚴實,也擋不住家長們那顆望兒的心。能攀欄桿的攀欄桿,不能攀欄桿的就地臥倒,從欄桿下面的小縫兒奮力往里瞧。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位叫“愚人”的網友說:“希望能在養老院圍墻外看到(這般情景)。”我為這則留言點了贊,因為它觸到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我們今天心心念念牽系著的那個孩子,但愿到我們垂垂老矣的時候,他們也能隔著墻縫,門縫來看我們一眼——哪怕只看一眼。而不是三過家門而不入!
? ? ? 我親愛的二姨,您的孫子已經長大了!希望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孩子,在他午夜夢回的時候夢到您慈祥的面容時,他會想到您一一他的奶奶,曾經溫暖了他孤單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