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共讀內容:自序一介凡夫+第一章獨立:活到100歲的代價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二、討論主題:中國甚至整個世界目前面臨著人口老齡化,而且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人走向養老院。那你的父母以及你想過未來如何養老?獨自生活空巢老人,做飯帶娃的服務型,孫承歡膝下的家庭養老還是進入養老院?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潘*(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人如何衰老以及為什么會老。近年來生物是傾刻死掉的,而不是損耗而亡的觀點受到重視。事實證明,遺傳對長壽的影響小得驚人。壽命長短,只有3%取決于父母的壽數,而高矮則90%取決于父母的身高。隨著復雜系統的缺損增加,終有一天某一個缺損足以破壞整個系統,導致所謂的虛弱狀態。衰老過程并不存在一種單獨的、共通的機制。
在肌膚細胞內部,清潔廢物的機制慢慢失效,殘渣聚集,成為膠粘的、黃色的色素凝塊,即所謂所謂脂褐質,這就是見之于皮膚的壽斑。隨著脂褐質在汗腺中累積,汗腺逐漸失靈,因此,老年人容易發生中風和熱衰竭(中暑)。
一個60歲健康的人的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一個20歲年輕人的1/3。
腳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險,一旦老年人摔倒,極有可能影響到的是生命。導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險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過四種處方藥和肌肉乏力,沒有這些風險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機會跌倒,三個風險因素都占齊的老年人幾乎百分百會跌倒。
身體的衰退像蔓藤一樣慢慢蔓延,一天一天變化微小,不易察覺。人會適應變化,直到某天某件事發生了,才終于明白情況已經不同了。
承認年紀大了,才能活得自然。無論是誰,我們應該接受年老這個事實。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現在開始考慮自己年老的生活還是太遙遠,但是我們現在能接受生命是一個衰老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及早理解的理念。目前30多歲,我感覺自己至少能活到90歲。為了活到90歲,我覺得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哪怕現在還很年輕,也需要從現在開始注意飲食健康和運動健康,以及心態樂觀。
面對自己的親人衰老,也深有體會衰老是無法抵抗的,衰老的終點是死亡,也是正常的。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面對衰老和死亡。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高*烆(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在面臨衰老這個問題上,無論表現的是面對還是膽怯,內心對老去都是逃避的。
?作者妻子的祖母,老年病的醫生他們的表現都是對衰老的不敢面對。
本節標題說的好,自由面對衰老才能活的自然!
曾幾何時,我認為自己沒有長大,但看到身邊的父母頭發逐漸變得斑白!才明白我在長大,而他們在變老!我也在內心深處不希望時間催人老!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生活中當我們不能自理時,帶來的是無盡的負擔。文中的事例也在間接闡明這個觀點。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不能自理帶來的是各方面的影響!
具備老年醫療知識的,可以很好的預防一些事情發生!如文中所說:假如政府能在每個醫院,護士學校,社工學校和內科培訓中設置老年病醫學的培訓!老年人的生活可以比今天更好。我國老齡化日益變大,假如政府能夠提供這方面的培訓,將會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它將減輕年輕人的負擔,同時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作為我們也要具備這些基本的醫療知識,將來生活也是受益的!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星光點染(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事實證明遺傳對于長壽的影響小得驚人,壽命長短只有3%取決于父母的壽數,而高矮則90%取決于父母的身高。
隨著復雜系統的缺損增加,總有一天某一個缺水就足以破壞整個系統,導致所謂的虛弱狀態,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終于有一天,備用的一個關節也受到損壞,備用的一條動脈炎已經鈣化,當我們不再能夠繼續損耗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徹底耗竭了。
腳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險。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好奇怪呀,我印象深的是,愛麗絲被騙的那一情節。我想如果中國有那樣獨立生活的老人,估計安全很受問題。跑偏了,我是缺乏安全的敏感人。
??承認年紀大了才能活得自然。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但都說老人怕死。在我們四五十歲的時候,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老了,其實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里還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老人。等等到真正的承認自己老的時候,語氣中帶有太多的無奈。所以活的并不輕松。記得前階段去參加一位94歲老人的葬禮。兒女都七十多歲,輪流照顧老人半年,如果兒女身體不好,今天寫到這。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曾*(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 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身體的衰退像藤蔓一樣悄悄蔓延,一天一天變化微小,不易察覺。人會適應變化,直到某天某件事情發生了,才終于明白情況已經不同了。
承認年紀大了才能活的自然。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總有一天會降臨,但是在我們體內的最后一個備用系統失靈之前,醫學護理可以決定這條道路是猛然下降還是降舒展平緩的下降,使我們可以更長久的保持至關重要的生活能力。
遺傳對于長壽的影響小得驚人,也就是大多數人而言,后天的改變,甚于先天因素。像怎樣死亡可能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但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是我們可以去改變的。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很多年前,我83歲的奶奶,臨終前2年生過幾場小病,前幾次都對兒子說你要帶她去看醫生。最后一次她再也不要求了,似乎知道已無能為力。 在那之前,我一度以為年紀大了應該就是奶奶這樣的,快80歲依然風風火火的老太太。后來發現在農村,生病、年老沒有自理能力,有時候意味著等死。
博爾特的故事:曾經人們能活到87歲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所保持的對生活的掌控能力。他把自己的老年生活管理的很好,他的目標很收斂:在醫學知識和身體局限允許的范圍內,過盡可能體面的生活。所以他存錢沒有早早退休,因此沒有財務困難。他保持社會聯系,避免孤獨。他檢測自己的骨骼牙齒和體重的變化,確保了自己有一位具有老年病醫療技術的醫生,能夠幫助他維持獨立生活 。-----這就驗證了前面說的,在身體失靈之前,他做了很多積極預防的工作。對于疾病,我們不能避免但可以盡量減少并積極預防,同樣,對于身體失靈也一樣,器官衰竭是自然規律,我們不能避免它,但可以放慢它到來的速度,并積極做好準備,物質和精神的準備。
也就是說,在身體機能失靈之前,想要生活成什么樣子,你還有一定的話語權的,請不要放棄它。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張*蕊(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 看阿圖描述衰老的過程,我們的骨頭牙齒軟化,當我們血管關節等卻硬化。自己忽然覺得一切都是恩賜,現在健康的自己。逐漸衰弱的不能掌控自己或者忽然一下衰弱。
? ? ? 而且看書中說衰老對于人類并不是自然的狀態,真的是超級正確,就像避孕藥的發明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古時候的人類都處于懷孕哺乳的狀態,近幾百年才有避孕,才將女性解放出來。所以衰老的過程對于我們也很新鮮。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首先學會承認衰老,和自己的身體和諧相處。老人的腳讓我印象深刻并出乎我的意料。想起曾經看到的一個討論,你發現老年人身上有老年味嗎?首先機體的改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位作家問一問老年人你多久洗一次澡,老人說我盡量不洗澡,因為怕摔倒。摔倒對于老年的殺傷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威力更大。我以后也會更明確對家中老人和未來的自己更需要關注什么。
看到這個老年科醫生我的收獲。也許衰老離我們比較遠遠,但了解它承認它,對正在經歷的親人和你都有益處。
1、老年人要有自己切實的生活目標,這樣生活才有意義,活著有精神。
2、老年人收斂但自由的生活目標,保持和社會的聯系。檢測身體的一些基本指標。找信得過的老年科醫生。
3、我們國家的養老金制作的時候是以72歲做的,但是目前中國平均壽命是75左右了,很早看有報道說養老金面臨不足。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存錢,多多鍛煉身體[愉快]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范*周(2/10)20170511
一.自讀心得
“衰亡模式”“衰老是有序的、基因設定的”給我的感覺就是每個人的衰亡模式都有自身特點,每個人的每種器官衰老的先后,速度的快慢都有自身特色。可能一種器官你不常用,甚至處于經常荒廢不主動使用,這類器官往往會未老先衰,而用的太頻繁的器官可能會因為“磨損”而導致衰老的提前,所以每個人的生活旋律當中要對自己的器官進行管理,不常用的要提供點場景使用,經常使用的,要有定期保養的工具來對沖一下—— 一些隨感,沒啥理論支持[愉快]
“我們將面對的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變來重塑衰老”對于一些無法避免的事情,我們可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去擁抱它,而不是被動應對
二.主題討論
隨著老年人的比例越來越高,老年養老的產業會越來越有吸引力,個人覺得會有不少資本會逐漸進入這一塊,很有可能由政府牽頭,運用PPP模式,各種有地方特色的養老機構會像雨后春筍般展現。
隨著經濟的發展,祖國的強大,各位自身在年輕時就要好好掌握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讓自己活得久,而且活得有質量,以便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老年人經歷了眾多的生活經歷,內心應該像一片廣闊無邊際的大海,任何事情在內心的反應都是平靜無波瀾或者輕微波瀾后迅速趨于平靜。就好比物品扔進浩瀚的大海,沒有水花或者水花迅速消失一樣……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Echo(鍾)(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
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無論我們承認與否,很多醫生不愿意投身于照料老年人的行列。 前年陪父親在《廣安門中醫醫院》的老年科就診過一段時間,當時掛老年科只是很無奈的一個選擇,因為想掛的科室始終掛不上,無論用哪種方式。老年科的號相對容易掛一些,我觀察到的大多數去看病的老人只是去開一些很日常用藥物,醫生也是愛答不理,碰到耳背的老人,醫生扯著嗓子說話時的感覺就是更加的不耐煩。對于不良的就醫環境,大量的門診病人,醫生疲勞門診的工作強度,態度不好也能理解,但是作為病人的家屬,多么希望碰到的醫生問診時都是和顏悅色的,即使他的醫術不行。
*身體的衰退現象藤蔓一樣悄悄蔓延,一天一變,變化微小,不意覺察。人會適應變化,直到某天某件事情發生了,才終于明白情況已經不同了。 這種現象不是老年人獨有的,年輕的我們更容易忽略。
*適應年齡帶來的變化有多艱難! 愛任何時間的自己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腳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險” 書中描寫一位老先生由于無法彎腰夠到腳,他的腳已經幾個月沒有洗過了。當第一次發現父母洗澡的時候需要拿凳子坐著時(因為怕滑倒),心里挺難受的,那一刻不得不承認他們老了。 老年人摔倒骨折臥床后通常身體的各方面都會急轉直下,為什么會這樣不是學醫的不太清楚,但朋友家或親戚老人出現這種情況后都是這樣的結果。 年輕的時候多保養身體,老了少生病,做好必要的養老儲蓄,要一直保持必要的社會聯系,不能與社會脫節。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李*慧(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生命老化的故事就是身體器官走向衰竭的故事。
我媽媽總愛說一句話,人不服老不行,看來就是這章想表達的,接受變老這件事。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身體正在悄悄地變化,而我卻沒有意識到。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衰老會是什么樣。看了本章知道身體衰老的過程,我也意識到現在自己的身體不能像二十歲時,那么輕盈有活力。也對自己以后身體衰老過程中會出現的癥狀或病癥有所了解。我們的身體在逐年積累脂褐質、氧自由基損傷、 隨機的基因突變以及其他各種問題。這個過程是逐漸的、不停息的。
對于晚年的生活,我是比較反對老年人整天一起打麻將的。應該給自己安排有規律,有動有靜的活動,比如讀書,鍛煉等。這一章對我比較震撼的是87歲高齡還可以開車,要是在我國超過70就不行了。我希望自己可以開車到70歲。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邱*梅(2/10)20170511
5月11日共讀內容:第02章 崩潰:接受變老這件事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句子)
我們的身體在逐年積累脂褐質、氧自由基損傷、隨機的基因突變以及其他各種問題。這個過程是逐漸的、不停息的。
身體的衰退像藤蔓一樣悄悄蔓延,一天一天,變化微小,不易察覺。
二、討論主題:本章身體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艱難,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看那位老年病專家博爾特給自己安排的老年生活,你有沒有什么收獲?
導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險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過4種處方藥和肌肉乏力。沒有這些風險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機會跌倒,三個風險因素都占齊的老年人幾乎100%會跌倒。
奶奶目前沒服用任何一種藥,但她的腳開始出問題了,腳面開始浮腫,腳趾間的皮膚已發黑。媽媽帶她去鎮醫院找醫生,醫生竟然拒絕為她治療…
菲利克斯在87歲時候還能保持對生活的掌控能力。能夠獨立生活、照顧失能的妻子,并繼續做研究。他也把自己的老年生活管理得很好。他的目標很收斂:在醫學知識和身體局限允許的范圍內,過盡可能體面的生活。所以,他存錢,沒有早早退休,因此沒有財務困難。他保持社會聯系,避免了孤獨。他監測自己的骨骼、牙齒和體重的變化。
雖然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的一個必然過程,但我覺得從現在起多鍛煉身體 ,多了解養生知識,讓衰老放緩速度。
《最好的告別》共讀打卡-劉*(2/10)20170511 今天,書終于到家了!
5月11日共讀內容:自序
一、自讀心得(也可以是你喜歡或者有感觸的語句)
過度的技術干預反而增加了對逝者和親屬的傷害。
爸爸今年75歲,身體還算行!有一些老年人常見的病癥,每個月會去醫院開一次藥品。爸爸經常說:以后我病了老火了,不要去醫院醫哈,死了燒了,骨灰丟進河里,還節藥國家土地資源……
二、本次討論內容:科學進步已經把生命進程中的老化和垂死變成了醫學的干預科目,專業人士"永不言棄"的技術追求,卻沒有讓我們做好準備去阻止老弱病死。
怎樣面對自己和親人的老弱病死呢?
我不想降低生活質量,去冒漫長而可怕的求醫之路,做一個理智的老者,生老病死的進程不可逆、笑對變老及疾病的考驗。
生的愉悅與死的坦然都將成為生命圓滿的標志!
三、自己老年生活的安排:努力加油活到120歲!環球旅行、靜下來養花、繪畫、游泳、晨練……笑對每一天!
老了會和一幫老友一起住養老院,有那么一天我會選擇保守療法,靜靜的與家里人一起享受珍貴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