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它給我們所有人帶來的挑戰和影響。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在互聯網上與 Minecraft 不期而遇,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因為有太多關于 Minecraft 的報道和傳言 - 我最終確信,我可能在這件事情上犯了一個錯誤。
讓我來解釋一下。
~~~
簡而言之,對外行來說:Minecraft 是一款電子游戲,當瑞典程序員 Markus Persson 在2009年首次發布它時,Minecraft 簡直就是一個錯誤叢生的試驗原型。直至2011年,這款游戲產品的完整版才正式發布。自那時起,Minecraft 漸漸地走向穩定和成熟、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擴展,迄今為止,已經累計銷售了上千萬套拷貝。
嗯,有關 Minecraft,這里有一整套的文獻資料可供參考。
當然,這里還有 Minecraft T恤。
我已然沉迷在這款游戲及其創造的意境中了。如果你是一位作家、一位漫畫作者、一位電影創作人士、一位設計師,或者希望從事腦力勞動的任何人,特別是那些年輕人 - 我認為你們同樣會沉迷在這款游戲之中。
~~~
在 Minecraft 中,對一名玩家來說,就像掉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全都是由一些類似積木的粗顆粒塊狀物體構成的,塵埃、樹木、巖石,還有水等等所有東西:
在這個世界里,一直會有一些危險生物不停地鳴叫,其中包括巨型蜘蛛和骷髏弓箭手。但是最大威脅來自晚上,你只能通過構筑圍墻進行防御。太陽(由一個明亮立方體構成)落下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對玩家來說,第一項任務總是極其簡單相似:構筑一個安身立命的住所。
Minecraft 獨特之處恰好在于,對于完成此類“任務”不提供任何幫助和指導。
~~~
這個游戲的核心活動就是創建新材料和新物體。參照技能面板(在游戲中,用一個單元格矩陣表示)上給出的特定方法和模式,充分利用基本材料。
對我來說,這些 Minecraft “攻略和秘訣”幾乎等同于沒有...
... 或者晦澀神秘。
為了玩好這個游戲,你需要熟知這些密語和攻略。但是有什么地方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下嗎?Minecraft 根本就沒有。這里沒有技能高超的魔法師可供咨詢。
沒有幫助菜單。
沒有用戶手冊。
人們經常把 Minecraft 與樂高(LEGO)相提并論。它們都對開放性創造(一旦你掌握了基本技能和知識之后,你幾乎可以構建任何東西)提供支持,當然,它們還都由基本塊狀物體構成。但是我覺得這種比較是一個誤導,因為任何一套樂高積木都會附帶指導手冊,但是 Minecraft 根本沒有。
Minecraft 是一個關于創造的游戲,是的。但是它同樣是一款關于神秘知識的游戲。
~~~
其實已經沒有什么神秘可言了。從第一次錯誤叢生的發布開始,所有關于在 Minecraft 世界如何生存和構建的細節以及來龍去脈,已經被各路玩家記錄在各個維基網站和 YouTube 中了,而且這些知識的詳盡程度正在不斷地增長。坦白地說,如果我第一次玩這個游戲,在沒有瀏覽這些維基網站或者收看相應視頻的情況下,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開始。不斷試錯的方式?會有許多錯誤或者失敗等著你。
為了玩好這個游戲,你必須到四處搜集信息。
這難道是 Minecraft 有意為之的決策?一種刻意設計的戰略?我不知道。也許 Markus Persson 也曾想過編寫一些游戲內置教程之類的東西,只是他可能一直沒法騰出時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對他和我們來說,簡直太幸運啦!因為,正是這些需要四處查找的神秘知識幫助 Markus Persson 奠定了 Minecraft 的真正形態。
Minecraft 這款由瑞典一家小型游戲工作室維護的游戲,只是一粒種子,或者是一片土壤。真正的 Minecraft(廣義的 Minecraft)應該是這個游戲加上雜亂無序的龐大網絡,在這個龐大網絡之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教程博客、維基網站、知識論壇、圖片庫以及“嚴肅”的視頻講座 - 不信的話,在 Youtube 上直接查詢 “minecraft”,你一定會對查詢結果表示驚訝。真正的 Minecraft 有一種口口相傳的習慣:這些神秘知識和流言蜚語被隨處分享,聊天室、咖啡桌、甚至游戲里的兩個塊狀臉玩家之間。
真正的 Minecraft 就是這些書。
許多“飽學”之士專門為這款游戲出版了這些簡明的兒童易讀型指南書。截止到現在,其中兩本竟然一直位列2014年度暢銷書排行榜,在這份不長的名單上,它們竟然與超級暢銷書《無比美妙的痛苦》和《金翅雀》排列在一起。對我而言,它們就是這款游戲已大獲成功的最顯著標志。
想象你就是一個孩子。想象一下當你得到這樣一本書:不僅是一個講述探索和歷險的故事,更重要的,它就是一部真正可用于探索和歷險的手冊或指南。
想象你自己獲得了一串通向一個可變世界的鑰匙,在這個世界里,你可以探索洞穴,與蜘蛛打斗,構筑城堡,騎豬,一口氣吹倒一座大山,修建輸水管道,把你的住處搞得像頤和園一樣... 你幾乎可以做任何事情。
想象你自己是一個孩子,一個掌控著一種神秘知識的孩子。
~~~
這件事情從表面來看,意義似乎不大。本來模糊技巧和隱性知識就不是視頻游戲本身的一部分,《任天堂力量》這本雜志早已落滿了神秘知識的灰塵。但是它們在這里的差異在于:Minecraft 設立這種誘餌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幫助你通關,而是為了讓你創造更多這樣的游戲。
“游戲”無需關注公平公正問題。我們在這里真正想要討論的是,一個被各類神秘知識包裹起來的自主生產網絡系統。
五年時間里,Minecraft(這個系統)已經繁榮興盛到了一種其他游戲無法企及的地步 - 無論是像 Markus Persson 這樣的小型游戲工作室,還是像美國藝電(EA)那樣的巨型游戲公司- 它們依靠它們自己設計生產新游戲。Minecraft 現在的規模已經令人難以置信,優勢簡直是壓倒性的。當你探索這個不斷擴展的 Minecraft 世界時,你可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無邊無際的感覺,似乎就和其它巨型互聯網系統如 Youtube 和 Twitter 帶給你的啟示一樣:一種混雜了絕望(“我永遠看不完”)和希望(“都是人做出來的”)之后的眩暈感和敬畏感(“這么...多...人”)。
事實證明,你能用這些積木塊做出很多東西。
我們現在身處一個新世紀,這個世紀的一個最顯著特征就是:人類開始通過各種電腦屏幕一起做事,而且所做事情的規模和協作的規模,我們早期根本無法想象。
事實上我并不是說,在2010年之后,每一個文化產品都應該是一個自主生產網絡系統。
但是我相信,那些真正重要的文化產品都將具有這種特點。
忽視幾百萬人和幾百萬大腦的創造性力量,無論怎樣都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我是一名作家,不要誤解我的意思。盡管出版一本人們渴望閱讀的普通紙質圖書,現在看來依然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認為,Markus Persson 及其工作室已經開拓了一個新成就類別,更深層次的那種:設計制作一個系統,使其能夠召喚相應圖書 - 不僅是一本故事書,還是一本真正的計算機魔法手冊。在一個清晰的可變世界里,它將賦予讀者(全天候:在學校,在晚上,被窩里,如饑似渴,廢寢忘食,學習,學習,再學習)新的、更令人激動的力量。
我不是 Minecraft 超級玩家,我個人的庇護所從未超越《魯濱遜漂流記》階段 - 但是當我看到這些書時,我想告訴你:我仿佛重新回到了孩童時代。我可以感受到一種推動力 - 將我引向這些書和寫作,引向這個奇妙的充滿科幻色彩的... 世界。
它肯定是由各種塊狀物組成的,我猜測。
“一個被無數神秘知識包裹著的自主生產網絡系統。”
當你真要寫下這些時,你可能會意識到,不一定非要采用軟件形式。稍微延展一下,你就能將這些情景應用到更廣闊的《星球大戰》世界中了 - 不僅是電影,還包括圖書、視頻游戲、光劍對戰等等,大都出自迷人的虛構想象和魔幻傳奇。我必須承認,正是像哈利波特一樣的魔幻小說激發和促進了這種自主生產網絡系統的誕生。
但是現在,2010年代,Minecraft 超越了所有這些例子,因為在它的世界里,共同創造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需品。現在我大腦中有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如果我們接納了 Minecraft 的秘密,并將其以一種新的方式應用到其他地方的話,將會發生什么?
我下一本書是一本普通紙質書,一本還不錯的書。我希望,但無論怎樣都不會是一個自主生產網絡系統。
我下下一本書,盡管... 好吧,我還沒有想好。但我一定會倍加關注 Minecraft。
感謝: Qingniu 幫助審閱和完成校對。
P.S. 如果你閱讀到這里,而且喜歡這篇文章,你應該關注一下樂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