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一個“老戲骨”火了。
她有九個身份,常年活躍于各大電視臺廣告位,演起戲來神色淡定,表情自然,擁有大批“迷爺”“迷奶”,她就是劉洪斌。
保健品廣告中常??梢砸姷剿纳碛埃阂粫菏潜贝髮<?,一會兒是蒙醫傳人,一會兒又是苗寨醫生。
盡管年輕人未必知道她,但家中那些沒事可干,靠電視廣播打發時間的老人很可能已經無數遍地看過她參與的廣告推銷。
這些廣告往往打著“健康講堂”“人物訪談”的旗號,兜售那些沒有藥品批號的“三無”保健藥。
和劉洪斌一樣所謂的“專家”們,就這樣將手慢慢地伸進老年人的錢包。
2
保健品行業混亂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了,保健品是合法的,但許多商家都依靠虛假宣傳、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來攫取利益。大多數老年人不明白保健品和藥品的區別,將這些保健品視為“神藥”。
不止電視上循環播放,網絡上也時??梢娔切┨摷賯瘟拥谋=∑?,其中不乏天花亂墜的描述和對正規藥品的詆毀,常用套語是:醫院都是騙人的,我的藥才是真管用。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那些兜售虛假保健品的人的。
我爸爸在一次大病之后崇拜起了保健品,曾經花費上萬元在網上購買某保健器材,用過一次之后便渾身不適,費了好大的勁才將其退回。
一位朋友的奶奶也曾經迷信網上某保健品的“療效”,沒有告知家人擅自中斷了醫院的藥物,只吃該保健品,后來舊病發作又送入醫院。
也許很多人覺得自己父母有足夠的判斷力,但是你要知道,這些賣藥的,從銷售到專家再到已治愈患者,很可能都是演員。路邊擺攤賣藥,你自然不信,可是如果是“北大專家”推薦,你是否會有所動搖?如果還有好幾個“患者”哭著感謝該藥,是不是就想要試一試呢?
永遠不要低估那些被賣藥事業耽誤的演員們。
3
知乎上有過一個問題:如何向老人證明某些保健品是騙人的?
答案是,幾乎不可能。因為你沒法扭轉一個固執的老年人的認知,你能做的,只有到正規的藥店或亞馬遜去買適合他們的保健品,有了同類效果的藥,他們也會感到安心。
然后,多多陪伴他們,人越在孤獨和寂寞的時候就越愿意去相信陌生人。倘若生活中已有足夠的溫暖,便不再需要為效果甚微的保健品貢獻存款。
我們能做的事情做完了,關于廣告監管,藥物審核等問題,還需要有關部門盡快落實。只有社會各界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保健品行業的亂象才能得以解決。
我是飯飯
九八年天蝎座女同學
夢想是長發及腰